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預習:會計循環


查看匯總:2013年《中級經濟基礎》資料匯總
第五部分 會 計
第二十六章 會計概論
七、會計循環
會計信息是通過確認、計量和報告三個環節生成的。會計上將確認、計量和報告為主要環節的會計基本程序及相應方法稱為會計循環。
(一)會計確認
熟悉會計確認的概念:會計數據進入會計系統時確定如何進行記錄的過程,是要明確某一經濟業務涉及哪個會計要素的問題。
熟悉會計確認的一般標準:(1)被確認的項目是通過經濟業務活動所產生的,其交易性質符合會計要素的要求;(2)與該項目有關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企業的不確定性能明確地評估;(3)該項目應有可以計量的屬性,并能可靠地進行計量。權責發生制構成確認收入和費用的基礎,也進一步構成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基礎。
會計確認主要是通過將會計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會計記錄來實現的。
熟悉會計記錄的概念:通過賬戶、會計憑證和賬簿等載體,運用復式記賬等手段,對確認和計量的結果進行記錄,為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積累數據的過程。
掌握會計記錄的方法: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
1.設置賬戶
熟悉賬戶的分類。按照賬戶所反映的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可以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費用類和損益類。按照賬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系,可以分為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賬戶結構分為兩個基本部分,劃分為左右兩方,以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登記減少額,增減相抵后的差額,稱為賬戶的余額。其基本關系是: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對于資產、費用、成本類賬戶: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對于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例題:(2009年)賬戶結構的基本關系是( )。
A.期初余額=期末余額 B.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期末余額
C.期初余額-本期減少發生額=期末余額 D.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期末余額
『正確答案』D
2.復式記賬
復式記賬是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計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關賬戶的一種記賬方法。主要的復式記賬法有借貸記賬法、收付記賬法和增減記賬法,其中借貸記賬法是一種被普遍接受并廣泛使用的記賬方法。
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基本結構: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
熟悉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熟悉試算平衡:試算平衡一般是采用發生額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余額平衡的方法,要求都是借貸平衡。即:
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全部賬戶借方期初余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期初余額合計
全部賬戶借方期末余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期末余額合計
例題:
1.(2004年)下列記賬方法中,屬于復式記賬法的有( )。
A.重復記賬法 B.借貸記賬法 C.增減記賬法 D.收付記賬法 E.左右記賬法
『正確答案』BCD
2.(2005年)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包括( )。
A.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B.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C.全部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合計
D.資產賬戶余額合計=負債賬戶余額合計
E.收入賬戶本期發生額合計=費用賬戶本期發生額合計
『正確答案』ABC
3.(2009年)關于借貸記賬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賬戶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余額在借方
B.一個企業的全部借方賬戶與全部貸方賬戶相對應
C.從單個賬戶看,借方發生額等于貸方發生額
D.一個企業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等于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正確答案』D
查看匯總:2013年《中級經濟基礎》資料匯總
3.填制和審核憑證
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工作的開始。會計憑證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兩類。記賬憑證是根據原始憑證填制的。
完整的會計工作過程:經濟業務――取得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例題:
1.記賬憑證是根據( )填制的。
A.經濟業務 B.會計報表 C.賬簿記錄 D.原始憑證
『正確答案』D
2.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的作用包括( )。
A.控制經濟活動 B.保證會計資料真實正確
C.提供記賬依據 D.明確經濟責任 E.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
『正確答案』ABCD
4.登記賬簿
熟悉賬簿的分類。按照賬簿的用途分類,賬簿可分為序時賬簿、分類賬簿、備查賬簿。
對賬工作至少每年進行一次。
例題:
1.登記賬簿的依據是( )。
A.經濟業務 B.原始憑證 C.記賬憑證 D.會計報表
『正確答案』C
2.(2009年)會計記錄的主要方法有( )。
A.貨幣計量 B.設置賬戶 C.復式記賬 D.填制和審核憑證 E.登記賬簿
『正確答案』BCDE
(二)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是指為了在會計報表中確認和計量有關會計要素的實際狀況而確定其貨幣金額的過程。計量問題是會計的核心問題,貫穿于會計從確認、記錄到報告的全過程。
會計計量包括計量單位(計量尺度)和計量屬性(計量基礎)兩個方面的內容。會計的計量單位主要以貨幣為主導計量單位,輔之以各種實物量度;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掌握)
1.歷史成本
又稱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
2.重置成本
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3.可變現凈值
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以估計售價減去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以及估計銷售所必需的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的差額,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4.現值
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以估計的未來現金流入扣除未來現金流出后的余額,用恰當的折現率予以折現而得到的價值。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
例題:(2009年)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 )計量。
A.歷史成本 B.現值 C.重置成本 D.公允價值
[答疑編號715260309] 『正確答案』A
(三)會計報告(了解)
1.會計報告的概念
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2.會計報告的內容(了解)
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其他應當在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3.會計報表的分類(了解)
分類標準 |
分類結果 |
按照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 |
反映財務狀況的報表(資產負債表) |
反映經營成果的報表(利潤表) | |
反映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表)的報表 | |
按照會計報表報送對象不同 |
對外會計報表:種類、格式和編制方法由財政部統一規定。 |
對內會計報表 | |
按照會計報表編報主體的不同 |
個別會計報表 |
合并會計報表 | |
按照會計報表編制的時間范圍不同 |
年度會計報表 |
季度會計報表 | |
月份會計報表 |
例題:
1.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會計報表至少包括( )。
A.資產負債表 B.利潤表 C.現金流量表 D.利潤分配表 E.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正確答案』ABC
2.(2007年)在我國,企業對外會計報表種類、格式和編制方法由( )制定。
A.財政部 B.各地財政部門 C.企業 D.各地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正確答案』A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