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物流師考試常見問答題7
十六、有關協調庫存管理問題:
1、供應商管理庫存(VMI)以用戶和供應商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協議被不斷監督和修正,并持續改進。
(1)VMI的形式:貨和貨權都在供應商、貨在用戶處但貨權屬于供應商、貨和貨權都在用戶處但由供應商管理庫存及補貨工作;
(2)實施VMI的條件:
1)前提條件:上、下游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信息共享,準確的需求預測;
2)保障條件:合理的框架協議,共同減少成本的目標,結算與支付方式;
3)基礎條件:先進的信息技術,如條碼技術、EDI、RFID運行平臺,需要相同的標準。
(3)VMI的優點:減少庫存,縮短提前期,降低運作成本,提高供應鏈的持續改進能力,降低采購訂單、發票、付款、收費等的交易成本。
(4)VMI可能存在的問題:對于企業間的信任要求較高,決策過程基本上單方決定(供應商);意外損失(如貨物丟失、變質、損壞等)一般由供應商承擔,加大了供應商的風險。
2 聯合庫存管理(JMI)是在VM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權利、責任平衡和風險共擔的庫存管理模式;
(1)JIM要求:聯合庫存管理(JMI)強調供應鏈中各個節點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劃,每個庫存管理者都考慮相互之間的協調性,使各節點之間的需求預期保持一致,從而消除需求變異造成的庫存放大。
(2)JMI特點:
1)將傳統的多級別、多節點的庫存管理轉化成核心企業的庫存管理,核心企業通過對各種原材料和產成品實施有效控制,達到對整個供應鏈庫存的優化管理,簡化了供應鏈庫存管理運作流程;
2)使供應鏈庫存層次簡化和運輸路線得到優化。在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下,供應鏈上各企業都設立自己的庫存,隨著核心企業的分廠數目的增加,運輸路線將呈幾何級數增加,而且重復交錯,增加了運輸距離和在途車輛的數目,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
3)把供應鏈系統集成為上游和下游兩個協調管理中心,通過共享信息和庫存,部分消除了由于供應鏈環節之間不確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現象導致的庫存波動,提高了供應鏈的穩定性;
4)為其他科學的供應鏈物流管理如連續補貨、快速反應、準時化供貨等創造了條件。
更多信息請訪問:物流師頻道 物流師考試論壇 物流師考試模擬考場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