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預習12(2):稅制要素與稅收分類


二、稅制要素與稅收分類
u 考試大綱的知識點
1.稅制要素: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加成和減免、違章處理等內容。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零稅率和負稅率的基本涵義。(稅收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稅率分類)
2.稅收分類:按課稅對象、按計稅依據、按稅收管理權限、按稅負能否轉嫁、按征稅機關分類的方法和主要內容。
u 知識點講解
1.稅制要素
稅收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要有: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加成減免、違章處理等。
例12-5:(課后習題)稅制要素包括( ABDE )。
A.納稅人
B.課稅對象
C.利率
D.稅率
E.違章處理
(1) 納稅人:是稅法規定享有法定權利、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A.納稅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B.負稅人:最終負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C.納稅人和負稅人可以是合一的,也可以是分離的,判斷依據是稅負是否轉嫁。
(2)課稅對象:亦稱征收對象,是稅法規定的課稅的目的物,是課稅的依據或根據。
A.課稅對象是區別稅種的主要標志,體現著不同稅種課稅的基本界限。
例12-6:(課后習題)體現著不同稅種課稅基本界限的是( B )。
A.納稅人
B.課稅對象
C.稅率
D.納稅環節
例12-7:(2009年)區別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是( C )。
A.納稅人
B.稅率
C.課稅對象
D.納稅環節
B.按照課稅對象的不同,我國的課稅對象可以劃分為:
l 流轉額: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金額,分為商品流轉額和非商品流轉額;
l 所得額: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獲得的純利潤和個人的收入;
l 財產額:納稅人占用財產的數量或價值;
l 其他:以上未包括的課稅對象,如產量、數量、特定行為等。
根據課稅對象的不同,可將我國的全部稅種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和其他稅類。
(3)稅率:是稅法規定的每一單位課稅對象所應納的稅額的比例或標準。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稅率是稅收政策的中心環節。
例12-8:(課后習題)納稅政策的中心環節是( D )。
A.課稅對象
B.納稅環節
C.納稅人
D.稅率
稅率分類如下:
A.稅率按表現形式分類
例12-9:(課后習題)如果規定每噸啤酒征收多少元消費稅,這種稅率屬于( D )。
A.比例稅率
B.累進稅率
C.累退稅率
D.固定稅率
例12-10:(2007年)我國對啤酒征收消費稅采用的稅率是( B )。
A.比例稅率
B.定額稅率
C.累進稅率
D.平均稅率
例12-11:(課后習題)被認為最具負擔公平的稅率制度是( C )。
A.比例稅率
B.累退稅率
C.累進稅率
D.固定稅率
全額累進稅是隨課稅對象的增加,稅率逐步提高,全部應稅數額都適用于相應的最高等級的稅率課稅。
超額累進稅是把課稅對象按數額大小劃分為若干級次,對每個級次部分分別規定相應的稅率,并分別計算稅額,各稅額相加即為應征稅款。
累進稅方法下,世界各國多采用超額累進稅。
B.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
邊際稅率是指在超額累進情況下,對計稅基數各級次的增加部分所適用的稅率,或者說是最后一個單位的稅基所適應的稅率。
平均稅率,是全部稅額與收入之間的比率,亦稱平均負擔率。
例12-12:(2010.68)在超額累進情況下,對計稅基數各級次的增加部分所適用的稅率是( C )。
A.平均稅率
B.實際稅率
C.邊際稅率
D.名義稅率
C.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
名義稅率是稅法規定的稅率,
實際稅率是稅收的實際負擔率。
例12-13:(課后習題)稅法規定的稅率是( A )。
A.名義稅率
B.實際稅率
C.平均稅率
D.最低稅率
D.零稅率和負稅率
零稅率是以零表示的稅率,是免稅的一種形式。
負稅率是指政府利用稅收形式對所得額低于某一特定標準的家庭或個人予以補貼的比例。
(4)納稅環節:稅法規定的一種商品或勞務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
(5)納稅期限: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后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
例12-14:(課后習題、2009年)納稅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是( B )。
A.納稅環節
B.納稅期限
C.稅收減免
D.課稅對象
(6)加成和減免:
A.附加和加成都屬于加重納稅人負擔的措施。
附加即附加稅,正稅之外附加征收。
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簡稱,是對特定納稅人的一種加稅措施。
B.減免稅:屬于減輕納稅人負擔的措施。
減稅就是減征部分稅款;
免稅就是免交全部稅款。
減免稅是為了發揮稅收的鼓勵作用或者照顧某些納稅人的特殊情況做出的稅收優惠政策。
C.起征點和免征額:實質上都屬于免稅的特殊形式。
起征點,是指稅法規定的對課稅對象開始征稅時應達到的一定數額。起征點的要求是課稅對象未達到起征點的不征稅,但達到起征點后全部課稅對象都要征稅。
免征額,是指稅法規定對課稅對象全部數額中免于征稅的數額。免稅額要求要求對有免征額規定的課稅對象,只就其超過免征額的部分征稅,如個人所得稅。
D.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征其在國內各生產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稅款的制度。現行規定:對增值稅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對消費稅出口貨物免稅。
例12-15:(2009年)為提高出口貨物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世界各國一般對本國實行( D )制度。
A.征收增值稅
B.征收消費稅
C.免征所得稅
D.出口退稅
附加、加成和減免稅措施,體現了把稅法嚴肅性與政策上必要靈活性有機結合的治稅思想。
例12-16:(課后習題)下列選項中,體現了把稅法嚴肅性與政策上必要靈活性有機結合的是( CDE )。
A.納稅環節
B.納稅期限
C.附加
D.加成
E.減免稅
(7)違章處理
例12-17:(2010.94)關于稅收要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BDE )。
A.課稅對象體現不同稅種課稅的基本界線
B.累退稅率是指隨課稅對象數額增加,稅率反而逐級遞減的稅率
C.在不存在稅負轉嫁情況下,納稅人和負稅人是分離的(合一的)
D.規定納稅期限,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
E.稅收加成征收中,加一成等于加征正稅稅額的10%
2.稅收分類
(1)按課稅對象分類:流轉稅類、所得稅類和財產稅類
例12-18:(課后習題)按課稅對象分類,將稅收分為( CDE )。
A.從價稅(按計稅依據分類)
B.從量稅(按計稅依據分類)
C.流轉稅
D.所得稅
E.財產稅
例12-19:(2010.63)我國按課稅對象分類,將稅收分為( C )。
A.工商稅收和關稅(按征稅機關分類)
B.從價稅和從量稅(按計稅依據分類)
C.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
D.直接稅和間接稅(按稅負能否轉嫁分類)
A.流轉稅類(我國稅制結構中主體稅類)
l 商品和勞務稅類,以商品或勞務流轉額為征收對象的稅收體系。
l 一般采用比例稅率。
l 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
例12-20:(2007年)按課稅對象分類,增值稅、消費稅屬于( B )。
A.所得稅
B.流轉稅
C.地方稅(按稅收的管理權限分類)
D.直接稅(按稅負能否轉嫁分類)
B.所得稅類
l 以所得(收益)額為課稅對象的稅收體系。
l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C.財產稅類
l 以各種財產為征稅對象的稅收體系。
l 房產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例12-21:(課后習題)我國財產稅類稅種有( BCD )。
A.證券交易印花稅(流轉稅類的稅種)
B.房產稅
C.車船稅
D.城鎮土地使用稅
E.個人所得稅(所得稅類的稅種)
(2)按計稅依據分類:從價稅、從量稅
A.從價稅
l 以價格或價值為計稅依據的稅種。
l 多采用比例稅率或累進稅率。
l 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
B.從量稅
l 以課稅對象的數量、重量、面積、容積、體積或件數為計稅依據的稅種。
l 多采用定額稅率。
l 資源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等。
例12-22:(課后習題)下列選項中,屬于從價稅的稅種有( ADE )。
A.營業稅
B.車船稅
C.土地使用稅
D.房產稅
E.增值稅
例12-23:(2007年)下列各稅種中,屬于從價稅的有( ABE )。
A.營業稅
B.企業所得稅
C.車船稅
D.土地使用稅
E.房產稅
(3)按稅收的管理權限分類:中央稅、地方稅、中央地方共享稅
A.中央稅
B.地方稅
C.中央地方共享稅
(4)按稅負能否轉嫁分類:直接稅、間接稅
A.直接稅:納稅人即負稅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財產稅(房產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B.間接稅:納稅人不一定是負稅人――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
例12-24:(2008年)將稅收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是以( D )為標準進行的分類。
A.稅收課稅對象
B.計稅依據
C.稅收管理權限
D.稅負能否轉嫁
例12-25:(2010.43)按稅負能否轉嫁分類,增值稅屬于( B )。
A.財產稅
B.間接稅
C.直接稅
D.從量稅
(5)按征稅機關分類:工商稅收、關稅
A.工商稅收(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
B.關稅(海關部門)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