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預習:數據的分組


第四部分 統 計
第二十一章 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二、數值型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一)數據的分組
分組的方法
分類方法 |
定義 |
適用范圍 |
單變量值分組 |
把每一個變量值作為一組 |
通常只適合于離散變量且變量值較少的情況。 |
組距分組 |
將全部變量值依次劃分為若干個區間,并將這一區間的變量值作為一組。 |
連續變量或變量值較多的情況 |
采用組距分組的步驟:
第一步,確定分組組數
確定分組組數的要求是:(1)劃分的組數,既不應太多也不應太少;(2)組數的確定,要盡量保證組間資料的差異性與組內資料的同質性;(3)采用的分組辦法,要能夠充分顯示客觀現象本身存在的狀態。
關于統計分組組數問題,斯特基給出的計算公式為:(了解即可)
確定組限時應注意:(1)第一組的下限值應比最小的觀察值小一點,最后一組的上限值應比最大的觀察值大一點;(2)特別需要或不得已的情況除外,最好不要使用開口組;(3)組限應取得美觀些,按數字偏好,組限值應能被5除盡,且一般要用整數表示。
第六步,確定各組觀察值出現的頻數
凡觀察值落在某一區間的,就計發生一次,最后統計各組觀察值發生的總次數。采用組距分組時,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則。
為解決“不重”的問題,統計分組時習慣上規定“上組限不在內”,即當相鄰兩組的上下限重疊時,恰好等于某一組上限的觀察值不算在本組內,而計算在下一組內。
第七步,制作頻數分布表,并填上相關的內容,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例題:
1組距分組適用于下列情況( )。
A離散變量 B變量值較少 C連續變量 D變量值較多 E分類數據
『正確案』CD
2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平均數稱為( )。
A組中值 B組平均數 C組距 D組數
『正確案』A
3在組距分組中,確定分組組數須考慮( )。
A組數盡可能少 B組數盡可能多
C盡量保證組間資料的差異性 D盡量保證組內資料的同質性
E組數應能被5除盡
『正確案』CD
4(2006年、2008年)在對數據實行等距分組的情況下,組距與組數的關系是( )。
A無任何關系 B反比關系 C正比關系 D組距總是組數的5倍
『正確案』B
5為解決“不重”的問題,統計分組時習慣上規定( )。
A“不重不漏” B“組限值應能被 5除盡” C“下組限不在內” D“上組限不在內”
『正確案』D
6(2007年)對一組數據進行分組,各組的組限依次是“10~20”、“20~30”、“30~40”、“40~50”、“50~60”、“60~70”。在以上這組數據中,50這一數值( )。
A由于恰好等于組限,不需要分在某一組中 B分在“50~60”一組中
C分在“40~50”一組中 D分在“40~50”或“50~60”任意一組中都可以
『正確案』B
7(2008年)將一批數據進行分組,各組的組限依次是“110~120”、“120~130”、“130~140” 、“140~150” 、“150~160”,按統計分組的規定,140這一數值( )。
A不計算在任何一組 B分在“140~150”這一組中
C分組“130~140”這一組中 D分在“130~140”或“140~150”均可
『正確案』B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