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預習4(2):社會主義的經濟師制度


二、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理論及基本經濟制度
考試大綱的知識點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知識點講解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
(1)定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這個歷史時期都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兩層含義:
A.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B.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
A.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B.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C.必須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體制;
D.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先富裕起來。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必然性(由什么決定的):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
例4-5:(舊版課后習題)我國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一個特殊的初級階段,這主要是由( D )決定的。
A. 社會主義的本質
B. 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
C.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D. 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例4-6:(2008年)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 )。
A. 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B. 股份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C. 混合所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D. 民營私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A.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B.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C.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例4-7:(舊版課后習題)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 D )決定的。
A.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 社會主義的本質
C.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
D. 社會主義的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3)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
A.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概念:是社會主義條件下全社會勞動者或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形式。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兩種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
注意: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如中外合資企業及股份制企業中的國有和集體成分。
例4-8:(舊版課后習題)我國的公有制經濟主要是由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組成,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 AE )。
A. 國有成分
B. 外資成分(非公)
C. 私人成分(非公)
D. 民營成分(非公)
E. 集體成分
C.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中的主體地位由其性質以及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決定:(a)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同社會發展方向相一致;(b)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c) 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擁有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d) 是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e)實現勞動者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物質保證。
D.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b)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例4-9:(2009年)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應體現在( ACD )。
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B.國有企業在各行業都起主導作用
C.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D.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E.國有經濟在勞動就業中起主導作用
E.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指公有制經濟在其運行過程中所采取的具體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
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
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黨的十六大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股份合作制經濟等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要提倡和鼓勵。
例4-10:(2010.56)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 C )形式。
A.管理組織
B.收入分配
C.資本組織
D.利益協調
(4)非公有制經濟
A.非公有制經濟形式: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由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所組成,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成分。
注意:
個體經濟:生產資料勞動者個人所有;私營經濟: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存在雇傭關系;外資經濟是指“三資企業”中的外資部分,是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成分。所謂的“三資企業”,是指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例4-11:(舊版課后習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主要有( BCD )。
A. 股份制經濟(看成分)
B. 個體經濟
C. 私營經濟
D. 外資經濟
E. 股份合作制經濟(公有制中的集體經濟)
B.非公有制經濟作用:(a)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b) 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c) 增加就業;(d) 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這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元所有制結構決定。
(2)按勞分配
A.按勞分配概念: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以其向社會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獲取勞動報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
B.按勞分配的內在要求是“等量勞動獲得等量報酬”。
C.按勞分配具體方式:主要有工資、獎金、津貼和勞動分紅等。
例4-12:(舊版課后習題)按勞分配的內在規律要求是( C )。
A. 消滅剝削,實現社會公平
B. 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C. 等量勞動獲得等量報酬
D.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3)按生產要素分配
A.按生產要素分配概念:按照資本、土地、勞動、技術等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進行分配。
例4-13:(2009年)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各種生產要素應按( D )參與分配。
A.投入的實際數量
B.投入者的企業性質
C.在生產過程中的稀缺程度
D.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
B.按生產要素分配具體形式:(a)利息和利潤是資本的收入;(b)租金是土地的收入;(c)非公有經濟中的工資是勞動力的收入等。
(4)收入分配堅持的原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的分配必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為此必須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例4-14:(舊版課后習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的分配必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為此必須把( B )結合起來。
A. 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
B. 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C. 按勞分配和按經營成果分配
D. 按經營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