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預習1(6):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


六、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
u 考試大綱的知識點
1.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的必要性
2.社會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3.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之間的關系
u 知識點講解
計劃和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兩種方式。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
(1)資源的稀缺性 資源配置(選擇) 最優的效率
充分利用有限的社會生產要素資源,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的閑置浪費,是任何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問題,是一切社會生產共同的要求。
(2)按一定比例配置社會資源是人類社會共有的經濟規律。
按一定比例配置資源的形式,會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有所不同。它既可以借助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通過市場來實現;也可以運用政府的力量,通過人們預先制訂計劃直接分配來實現。
2.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兩種基本方式)
(1)市場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供求、價格、競爭。市場配置方式在經濟體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場經濟。
(2)計劃配置方式:是指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及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有兩種:指令性計劃(行政手段,直接配置)和指導性計劃(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桿,間接配置)。計劃配置方式在經濟體制上的反映就是計劃經濟。
3.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關系
(1)經濟體制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概念:一定社會組織內部資源配置的機制、方式和結構的總和,是對一定社會經濟運行模式的概括。
基本功能: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不同的生產和服務部門,以滿足人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例1-21:(2010.4)一定社會組織內部資源配置的機制、方式和結構的總和通常稱為( D )。
A.社會制度(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總和)
B.生產模式
C.經濟框架
D.經濟體制(資源配置的機制、方式和結構的總和)
(2)兩種基本經濟體制
社會資源配置方式有兩種:計劃方式和市場方式。與此對應,經濟體制也有兩種基本體制: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
(3)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關系
A.經濟制度決定經濟體制的特點。//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和特點也要通過與其相適應的經濟體制反映出來,反映社會經濟制度的要求,是經濟制度的具體表現形式。
B.經濟體制除了受到經濟制度的制約,同時也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等因素的影響。同一經濟制度可實行不同經濟體制,不同經濟制度可實行相同經濟體制。生產力發展水平是決定經濟體制模式的最終根據。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并非是與某種特定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直接對應的資源配置方式。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