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預習: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部分 經濟學
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一、國民收入核算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掌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含義: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例題:
1.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可以分為( )。
A.價值形態 B.收入形態 C.產品形態 D.支出形態 E.實物形態
『正確答案』ABC
2.國內生產總值是用( )來計量的。
A.半成品 B.最終產品 C.中間產品 D.在產品
『正確答案』B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掌握)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
例題: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 )。
A.支出法 B.生產法 C.市場價格法 D.不變價格法 E.收入法
『正確答案』ABE
1.支出法
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 (居民、企業、政府、進出口部門),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包括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和凈出口。
如果用字母C表示消費,用I表示投資,用G表示政府購買,用(X-M)表示凈出口,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GDP=C+I+G+(X-M)
例題:
1.(2007年、2008年)如果C表示消費、I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按照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正確答案』D
2.(2007年)在我國統計實踐中,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應包括的項目有( )。
A.消費支出 B.固定資產投資 C.凈出口 D.營業盈余 E.政府購買
『正確答案』ABCE
2.收入法――也稱為要素成本法
用收入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包括提供生產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要素(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的收入。
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國內生產總值為:
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統計誤差
例題:
1.(2007年)按照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
A.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B.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C.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統計誤差
D.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正確答案』D
2.(2008年)用收入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屬于非生產要素收入的項目是( )。
A.工資 B.利息收入 C.租金收入 D.企業間接稅
『正確答案』D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