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初級金融》預習1(4):貨幣供給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第四節 貨幣供給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考核內容:
1、貨幣供給的概念
2、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
具體內容如下:
一、貨幣供給的概念和口徑
(一)貨幣供給的概念
貨幣供給是經濟活動中貨幣投入、創造和擴張(收縮)過程,由此形成貨幣供應量,也叫貨幣流通量,流通中的貨幣,貨幣存量。
貨幣供給量指在某一時點上由各經濟主體持有的由銀行提供的債務總量,包括存款等在內的廣義貨幣。
(二)貨幣供給的口徑
1、貨幣供給的層次劃分――劃分不同層次的貨幣的依據是流動性不同。
M0=通貨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個人儲蓄+企業定期存款+外幣存款+信托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2、狹義貨幣與廣義貨幣
狹義貨幣:M0、M1――流動性最強,最容易轉化為現實流通工具。同時,現金和活期存款的最活躍購買力特征,成為央行首要調控的對象。
廣義貨幣即M2、 M3 ,是除現金、活期存款以外,將銀行機構的各種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和一批易于變現的短期信用工具包括在內的貨幣形式。
【例題】我國央行首要調控的貨幣是( )。
A.M1、M2和 M3 B.M1和M2
C.M0和M1 D.M3
答案:C
解析:M0、M1――流動性最強,最容易轉化為現實流通工具。同時,現金和活期存款的最活躍購買力特征,成為央行首要調控的對象。(參見教材P12)
二、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銀行信貸收支和國家財政收支
(一)銀行信貸收支與貨幣供給的關系
銀行信貸包括中央銀行信貸調控和商業銀行信貸:
1、商業銀行信貸收支與貨幣供給的關系
(1)商業銀行信貸收支是貨幣供給的總閘門和調節器。
(2)商業銀行具有創造信用(貨幣)的職能。――創造貨幣供應量。
2、中央銀行信貸調控與貨幣供應量的關系
中央銀行不直接向社會提供貨幣供應量,它向社會提供貨幣供應量主要通過中央銀行信貸調控,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進而影響信貸能力,影響貨幣供給的。
(1)央行調整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對商業銀行信貸能力的影響。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貨幣供應量減少。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
(2)央行對商業銀行發放和收回貸款(包括再貼現)對商業銀行信貸能力的影響
央行對商業銀行貸款――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
央行對商業銀行收回貸款――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貨幣供應量減少
(3)央行通過調整,控制其黃金、外匯儲備對商業銀行信貸能力的影響。
央行增加黃金、外匯儲備――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
央行減少黃金、外匯儲備――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貨幣供應量減少
(4)央行在公開市場買賣有價證券對商業銀行信貸能力的影響
央行在公開市場上買入有價證券――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
央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貨幣供應量減少
(二)國家財政收支與貨幣供給的關系
1、國家財政收支引起銀行信貸相應收支(即國收銀減、國支銀增);
財政收入增加,商業銀行存款劃撥給央行后,商業銀行存款減少,央行財政金庫存款增加,央行的信貸收入和信貸資金增加;
財政支出增加,央行財政金庫存款減少,央行的信貸支出和信貸資金可用數額減少,因為劃撥給了商業銀行,所以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增加。
2、不同財政收支狀況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不同
財政收支 |
現象 |
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
平衡 |
供需相等 |
無影響 |
盈余 |
貨幣需求不足,經濟蕭條 |
需擴大信貸規模,增加貨幣供應量 |
赤字 |
貨幣供應過剩,經濟過熱 |
彌補-財政方法(不變)、信用方法(增加) |
【例題】在其他情況不變時,中央銀行( ),會導致貨幣供應量減少。
A.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放寬再貼現的條件
C.賣出有價證券 D.減少外匯儲備
E.增加黃金儲備
答案:ACD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