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級護師考試外科護理:腸梗阻的護理措施


1.非手術治療及手術前護理
(1)禁食禁飲、胃腸減壓:以靜脈輸液維持體液平衡。胃腸減壓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發現有血性液體,提示有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待病情好轉、梗阻解除后12小時,可試進少量流質。
(2)休息與體位:臥床休息,生命體征穩定者應采取半臥位,伴有休克的病人應取平臥位或中凹位。
(3)病情觀察:若出現以下表現,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并及時作好急癥手術前的準備。
1)腹痛發作急驟,起始即為持續性劇烈疼痛,或在陣發性加重之間仍有持續性疼痛,嘔吐出現早、頻繁而劇烈。
2)病情發展迅速,早期出現休克,抗休克治療后癥狀改善不顯著。
3)腹脹不對稱,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觸及有壓痛的包塊(脹大的腸袢)。
4)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體溫上升、脈率增快、白細胞計數增高。
5)嘔吐物、胃腸減壓抽出液、肛門排出物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體。
6)經積極非手術治療,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
7)腹部X線檢查見孤立、脹大的腸袢。且不因體位、時間而改變位置。
(4)用藥護理:遵醫囑使用有效、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觀察用藥后療效及有無副作用。確定無腸絞窄后,可使用阿托品、山莨菪堿等抗膽堿類藥物,禁用嗎啡、哌替啶等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而延誤治療。
(5)嘔吐護理:防止發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6)作好腹部手術前常規準備。
2.手術后護理
(1)體位:病人麻醉清醒、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鼓勵病人早期活動,有利于腸功能的恢復,防止腸粘連。
(2)飲食;術后禁食、繼續胃腸減壓,禁食期間靜脈補充營養,維持體液平衡。保持胃腸減壓通暢,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和量。
(3)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腹部癥狀與體征、傷口敷料及引流液情況。及時發現術后腹腔感染、腸瘺等并發癥的發生。
3.健康指導
(1)出院后有腹痛、腹脹、嘔吐等不適時應及時復診。
(2)術后早期下床活動,防止發生腸粘連。
(3)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忌暴飲暴食,忌食生硬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涼和餐后劇烈活動。
編輯推薦:2013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已確定:5月18、19、25、26日
查看更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頻道 初級護師在線模考 護理免費試聽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大綱各科目匯總2019-12-20
- 2019主管護師考試常考點:腦血栓急性期的治療原則2019-02-07
- 2019主管護師考試精華輔導: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2019-02-07
- 2019主管護師考試輔導:缺鐵性貧血患兒的護理2019-02-07
- 2019主管護師考試重要考點:新生兒評分具體標準2019-02-06
- 2019主管護師精華輔導:燒傷病人的護理措施2019-02-06
- 2019主管護師考試重點輔導:股靜脈注射操作方法詳解2019-02-06
- 2019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常考點:壓瘡發生的原因2019-02-05
- 2019年主管護師考試考點復習:小兒洋地黃中毒2019-02-05
- 2019主管護師考試輔導:急性肺炎護理要點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