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理論與實務輔導:屬性抽樣法資料


1.屬性抽樣法基本原理
屬性抽樣法是一種用來推斷總體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項目所占比率的統計抽樣方法。
2.屬性抽樣法基本步驟
(1)根據審計目標確定審查總體.并定義屬性和誤差
內部控制測試的總體目標是為了評價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對于每一類業務和不同的控制環節應確定一個或多個具體審計目標。總體應由被測試的某一類業務或憑證構成.必須與具體審計目標相關,并保持所構成項目的同質性。
屬性是指總體在審計中被測試的特性。屬性的確定在屬性抽樣中十分關鍵。對減少某個具體審計目標相關的控制風險所需的每項控制程序都應確定為一個屬性。
屬性抽樣中的誤差。是指審計人員認為使控制程序失去效能的所有控制無效事件。審詩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恰當地定義誤差。
(2)確定抽樣參數
抽樣參數包括:預計總體誤差率、可容忍誤差率和可靠性程度。
預計總體誤差率越大,樣本量越大。通常利用以前年度的審計結果來確定預計總體誤差率。
屬性抽樣中,精確限度等于可容忍的誤差率(指審計人員愿意使用在內控測評階段估計的控制風險水平時,允許總體中存在的誤差率)與預計總體誤差率二者的差額。可容忍誤差率的確定,是審計人員職業判斷的結果。確定可容忍誤差率時要考慮控制風險的初步評價水平。
可靠性程度,是指通過統計抽樣所得出的審計結論的可信賴程度;可靠性程度要求越高,所需樣本量也越大.屬性抽樣中,可靠性程度由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目標和主觀經驗確定.
(3)確定樣本量
可使用樣本量確定表確定測試所需要的樣本量。
(4)選擇樣本,審查樣本
審計人員要對樣本進行審查,并將發現的錯誤計入審計工作底稿。
(5)評價抽樣結果推斷總體
評價抽樣結果時不僅要考慮誤差的次數,還要分析誤差的性質和原因。如果發現由欺詐舞弊或逃避內部控制的情況發生,不論誤差率高低,均應采取其他審計程序。
樣本的誤差率并不直接代表總體的錯誤率.屬性抽樣中,一般由樣本誤差辜加減精確限度形成精確區間,來推斷總體屬性。
2011年審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