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創傷的病理生理
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創傷的病理生理 $lesson$
病理生理
(一)創傷性炎癥 無論創傷輕重,傷后數小時內局部即起炎癥反應;創傷的炎癥起源于組織斷裂、膠原纖維暴露和細胞破壞;臨床上表現為局部的紅、腫脹、熱(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微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疼痛(組織內壓增高,緩激肽等引起)等,傷后24~48小時達高峰。創傷性炎癥對組織修復能有利,但較廣泛或劇烈的創傷性炎癥對機體又有不利影響。
(二)創傷性全身反應
1.體溫反應:傷后部分炎癥介質作用于體溫中樞導致發熱。并發感染時體溫明顯增高;并發深度休克體溫反應受抑制。體溫中樞受累嚴重可發生高熱或體溫過低。
2.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反應:創傷刺激、失血、失液、精神緊張等可引起神經-內分泌方面的變化,特別是
(1)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釋放兒茶酚胺――調節心血管系統。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縮力:維持心腦等生命器官血供);
(2)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3)腎素-醛固酮系統(腎素是一種酶,作用于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形成血管緊張素Ⅰ――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作用―形成血管緊張素Ⅱ:增強升壓作用,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使遠曲腎小管減少鈉離子排除,保存體內水分),密切關系到器官的功能和代謝變化。
3.重要器官的功能變化:心、肺、腎、肝、胃腸、腦的功能影響。
4.代謝變化:體液(細胞外液保持;PH變化)、體內能源(傷后高血糖)、蛋白質、血清鉀、鈣等都會起相應變化。
5.免疫功能變化:現已認識到,嚴重創傷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發生紊亂或失調,既可能低下,也可能亢進。
更多信息訪問: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頻道 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論壇 衛生職稱博客圈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