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主治醫師輔導:頭痛診斷和鑒別診斷


內科主治醫師輔導:頭痛診斷和鑒別診斷 $lesson$
診斷和鑒別診斷
為了對頭痛的病因進行鑒別診斷,臨床在詢問病史時應注意與頭痛有關的線索:
1.頭痛的部位 系單側或雙側,前頭部或后頭部,局限性或全頭部,顱內或顱外等。顱外病變的頭痛多局限而表淺,顱內病變的頭痛多彌散而深在。小腦幕以上病變的頭痛一般位于額、顳、頂區,小腦幕以下病變者通常位于枕部、耳后部和上頸部,也可放射至前額。
2.頭痛和性質 血管性頭痛多為脹痛、跳痛或搏動性頭痛;功能性或精神性頭痛的性質多樣且不固定;肌緊張性頭痛多為頭頂部的重壓感、緊箍感和鉗夾樣痛;神經痛多呈電擊樣、刺痛樣和火烙樣等。
3.起病方式或臨床經過 頭痛的發生是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病情經過是波動性、持續進展、周期發作或慢性復發性。急性起病的第一次劇烈頭痛多為器質性病變,尤須提高警惕,進一步查明病因。
4.頭痛發作及持續的時間 某些頭痛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如清晨、白天、入睡后、月經前或月經期。其持續的時間可為數秒、數分鐘、數小時、數日或長達數年。
5.頭痛的程度 可輕重不一,但并非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一致,腦膜刺激性頭痛和偏頭痛最為劇烈。使患者難于入睡或可使其痛醒的劇烈頭痛常提示可能為器質性病變。
6.誘發及相關因素 血管性頭痛、顱高壓性頭痛、顱內感染性頭痛和腦腫瘤的頭痛均具有用力性頭痛的特點,即咳嗽、噴嚏、大笑、搖頭、俯首和彎腰等動作可使頭痛加劇。低顱壓性頭痛臥床可減輕,而直立 位可使加重。叢集性頭痛取直立位可使之緩解。顱外動脈擴張性頭痛可壓迫頸總動脈或顳動脈而使之減輕。慢性或職業性頸肌痙攣性頭痛可通過按摩頸肌而減輕。
7.伴隨癥狀或體征 需特別注意患者有無發熱、意識障礙、精神癥狀、惡心、嘔吐、眩暈、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眼肌麻痹、眼底出血、視乳頭水腫、鼻竇炎癥、血壓增高、腦膜刺激征、抽搐發作和共濟失調等。
多信息訪問:內科主治醫師考試頻道 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論壇 衛生職稱博客圈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