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西醫結合助理醫師考試輔導:頭痛
2011中西醫結合助理醫師考試輔導:頭痛 $lesson$
[辨證]
頭痛總體上分為外感頭痛、內傷頭痛兩大類。按用頭痛的部位辨證歸經,前額痛為陽明頭痛,側頭痛為少陽頭痛,后枕痛為太陽頭痛,顛頂痛為厥陰頭痛。
1.外感頭痛
主癥:頭痛連及項背,發病較急,痛無休止,外感表證明顯。
惡風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為風寒頭痛;頭痛而脹,發熱,口渴欲飲,小便黃,苔黃,脈浮數,為風熱頭痛;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苔白膩,脈滑,為風濕頭痛。
2.內傷頭痛
主癥:頭痛發病較緩,多伴頭暈,痛勢綿綿,時發時止,遇勞或情志刺激而發作、加重。環球網校整理
兼見頭脹痛,目眩,心煩易怒,面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肝陽上亢頭痛;頭痛兼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遺精,舌紅苔少,脈細無力,為腎虛頭痛;頭部空痛,兼頭暈,神疲無力,面色不華,勞則加重,舌淡,脈細弱,為血虛頭痛;頭痛昏蒙,脘腹痞滿,嘔吐痰涎,苔白膩,脈滑,為痰濁頭痛;頭痛遷延日久,或頭部有外傷史,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舌暗,脈細澀,為瘀血頭痛。
[治療]
1.外感頭痛
治法:祛風通絡,止痛。以督脈及手太陰、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列缺 百會 太陽 風池
配穴:陽明頭痛者,加印堂、攢竹、合谷、內庭;少陽頭痛者,加合谷、外關、足臨泣;太陽頭痛者,加天柱、后溪、申脈;厥陰頭痛者,加四神聰、太沖、內關。風寒頭痛者,加風門;風熱頭痛者,配曲池、大椎;風濕頭痛者,加陰陵泉。
操作:毫針瀉法。風門拔罐或艾灸;大椎點刺出血。
2.內傷頭痛
(1)實證
治法:疏通經絡,清利頭竅。以督脈及足陽明、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百會 頭維 風池
配穴:按頭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陽上亢者,加太沖、太溪、俠溪;痰濁頭痛者,加太陽、豐隆、陰陵泉;瘀血頭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內關。
操作:毫針瀉法。
(2)虛證
治法:疏通經絡,滋養腦髓。以督脈及足陽明、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百會 風池 足三里
配穴:按頭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虛頭痛者.加三陰交、肝俞、脾俞;腎虛頭痛者,加太溪、腎俞、懸鐘。
操作:風池用平補平瀉法。余穴均用補法。
更多信息訪問: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頻道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