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天津市緊密結合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實際,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天津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服務、保障和促進作用。
認真貫徹中央和市委要求,全面落實專項治理各項任務
抓排查,摸清問題底數。天津市緊緊抓住行政主管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兩條主線”,突出重大項目、投訴項目和問題項目“三個重點”,在嚴格落實中央規定排查內容的同時,主動拓展范圍,對2008年以來全市所有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的項目,以及3000萬元以上的非政府投資項目進行了全覆蓋排查。2010年9月,天津市全面啟動滾動摸排工作,對2010年新建的2579個項目進行了排查,做到了應查盡查。
抓整改,解決突出問題。制定下發《天津市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整改分類處理指導意見》,規定了項目審批、招標投標、土地出讓、城鄉規劃、工程實施、資金管理、環保評價等具體環節中各類問題整改的標準尺度。堅持“誰建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明確了整改責任,項目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負責對問題進行糾正;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負責督促和幫助建設單位整改;涉及多部門、整改難度大的問題,由各級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協調解決。截至目前,排查發現的7148個問題,已糾正6512個,正在整改的636個,整改率為91%。
抓督查,加強工作指導。為確保工作質量,在專項治理的各個階段,都派出督查組,加強檢查指導。在排查階段,抽調市紀委派駐機構紀檢組長和市紀委監察局、市發改委、市建交委、市規劃局、市國土房管局、市審計局6個部門的44名干部組成8個檢查組,對各區縣、各部門排查情況進行了為期20天的重點督查,抽查項目86個,查出問題360個,提出整改建議421條。在整改階段,又抽調45名業務骨干,對16個區縣、11個重點部門進行了集中檢查。
抓規范,健全完善制度。圍繞突出問題和管理漏洞,著力健全完善制度規定,發揮制度對工程建設管理和程序的規范作用,實現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相繼出臺了《天津市城鄉規劃條例》、《天津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制定了《天津市政府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規定。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相關制度202個(其中部門111 個,區縣91個),修訂完善126個,廢止135個,正在研究制定中的30個。
注重改革創新,著力推進專項治理長效機制建設
建立“5+1”公共資源交易統一網絡監管平臺。按照“統一進場、集中交易、行業監管、行政監察”的原則,天津市將產權交易、土地交易、工程建設交易、政府采購和藥品集中采購五個分散的市場納入統一監管平臺,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要素配置平臺為基礎,將五個市場的計算機應用系統與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的監管系統對接,把公共資源交易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工作有機聯系起來。該平臺設置了全項管理、統一老師庫、誠信體系、全程監督、預警糾錯、視頻監控、投訴舉報、信息互動、法規文件、統計分析等10項功能,通過市場準入監督預警、規定時限監督預警、老師回避預警、投標量控預警等措施實施事前監督;通過視頻(音頻)監控、監督員評價和質疑等措施實施事中監督;通過土地價格預警、產權價格預警、投訴舉報受理等措施實施事后監督,提高監督的有效性。平臺自運行以來,已經對6620個交易項目實施了監管,預警糾錯327次,切實防范了暗箱操作、以權謀私等行為的發生。
建立“制度+科技”的規劃和國土監管平臺。在專項治理工作中,督促建設領域相關部門,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創新監督管理機制,實現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監督下運作。市規劃局建立了“一網保廉”業務監督管理系統,通過內網將業務審批效率、自由裁量權和重大事項的監督檢查覆蓋全系統,實現對重大事項、重點部位、重點崗位的痕跡監控、在線監控、公開監控,提高了對規劃審批和管理的監督水平。市國土房管局建立了土地利用動態“一張圖”綜合監管平臺,集土地“批、供、用、補、查”一體化管理和土地、房屋、礦產綜合管理的數字化應用等功能,運用科技手段嚴格土地監管、規范權力運行。“一張圖”綜合監管平臺投入運行以來,已在網上審批建設用地840批次、13798公頃;監管房屋交易資金1531.3億元、3848.82萬平方米,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違規用權行為的發生幾率,促進了土地管理的規范、精細、高效、廉潔。
推進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成立以市經信委、發改委牽頭的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以實現“五個一”為目標,即一個獨立運行的公開網站、一個系統的服務平臺、一個完善的信用信息數據庫、一套統一的目錄標準、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目前,全市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和建筑市場各方主體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已經建成,已歸集企業基本信息7358條、獲獎信息6770條、不良信息944條;有39家企業被列入“黑名單”,對12家企業進行了違規曝光。
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推動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堅持有案必查,堅決遏制工程建設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勢頭。制定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信訪舉報、查辦案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案件協作、移送制度》,通過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專項審計、執法監察等方式,拓寬案源渠道,加大辦案力度,并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的作用,定期召開有市政法委、市檢察院、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審計局和市紀委信訪室、案件管理室等部門參加的信訪舉報和查辦案件工作聯席會議,加強對辦案工作的領導。2008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工程建設方面投訴694件,立案291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4人,移送司法機關246人,組織處理6人,有效遏制了工程建設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
堅持以查促改,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在加大懲處力度的同時,始終注重做好辦案的“后半篇文章”,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延伸辦案職能作用,努力做到“查處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方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把懲治成果轉化為預防成果。例如,在查辦一批典型案件后,指導天津市地鐵集團開展了“抓整改、建機制、保廉潔、促發展”活動,幫助企業制定了20余項規章制度,完善了公司治理結構,有效防范了經營、決策風險,提高了企業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指導天津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開展了“以案為鑒、風險防范、健全機制、廉潔發展”專項整改活動,圍繞加強人防工程審批和招投標的監管,制定并落實了68項整改措施。
堅持服務發展,促進工程建設領域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天津市從全局高度把握辦案工作,通過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有效遏制和防范了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插手干預工程建設、索賄受賄,一些地方和部門違法違規決策上馬項目和審批規劃、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以及在工程建設中違規征地拆遷、損害群眾利益、破壞生態環境、忽視質量安全等問題,進一步規范了工程建設和市場交易行為,促進了工程建設領域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保證了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實現了政治、經濟、法紀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最新資訊
- 招標師備受重視之因素2018-10-26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市場經濟的概念和特點2018-09-18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按競爭方式劃分的市場2018-09-18
- 國家財政部令第87號: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2018-08-21
- 老師談:怎樣做一個完美的招標師從業者2018-08-03
- 述說注冊招標師具體做什么?2018-06-27
- 招標師和二級建造師哪個更難考?含金量?2018-06-12
- 招標師一些必須知道的常識2018-06-07
- 招標師如何寫招標方案?2018-06-04
- 如何正確對待招標師職業資格取消風波?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