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復習指導:第七章(2)


第三節 內部控制測評
一.了解內部控制測評的作用
1內部控制測評的作用。評價被審計單位內部控甜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據以確定會計和其他經濟信息的可依賴性;評估控制風險水平,據以確定對實質性測試的性質、范圍、時間和重點的影響,為制定和修改審計方案提供科學依據;減少審計工作量.節約審計成本,保證審計質量;向被審計單位提出健全和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議,幫助其提高經濟效益。
二.內部控制測評的方法和步驟
測評步驟:
1.調查了解并記錄內部控制,并作出相應記錄
對內部控制調查的方法:
查閱被審計單位的各項管理制度和相關文件;
詢問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
檢查內部控制過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記錄;
觀察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實際運行情況;
【2007年試題】
審計人員在調查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時,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運用分析性復核方法檢查有關數據和資料的總體合理性
B. 詢問管理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
C. 檢查內部控制過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記錄
D. 向有關第三方進行函證
E. 觀察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實際運行情況
E.便于隨時根據業務控制程序的變化對調查表作出修改
【答案】BCE
審計人員對于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調查結果.應該以書面形式記錄或描述出來。
常用的方法有:文字說明法、調查表法和流程圖法。
【2004年試題】
與文字描述法相比.應用調查表法描述內部控制調查結果的優點有:
A.可以對調查對象作出比較深入和具體的描述
B.調查范圍明確。問題突出.容易反映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系統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環節
C.設計合理的標準調查表。可廣泛適用于同類型被審計單位。從而減少審計工作量
D.調查表可由若干人分別同時回答。有助于保證調查效果
E.便于隨時根據業務控制程序的變化對調查表作出修改
【答案】BCD
【解析】A E不屬于調查表法的優點
【2006年試題】
對內部控制進行調查時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 .查閱被審計單位的各項管理制度和相關文件
B .問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
C .檢查內部控制過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記錄
D .觀察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實際運行情況
E .對會計報表項目余額進行審查
【答案】ABCD
【解析】對會計報表項目余額進行審查屬于實質性測試程序。
【2006年試題】
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一) 資料
某審計組于2006年2月對某公司 2005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人員首先對內部控制進行了側評,然后對有關賬戶余額進行了實質性側試。有關情況和資料如下:
1 .以前年度未對存貨實施盤點,倉庫出庫單未連續編號。
2 .2005 年 4 至 7 月,由于會計人員休產假,存貨明細賬由倉庫保管員代記。
3 .每個月末,由日常負責到銀行取送單據的出納員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4 .2005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賬面金額是4200 萬元,由80 筆賒銷業務形成,審計人員按照時間順序將80 筆賒銷連續編號為 001 至 080 ,并隨機抽取了其中 20 筆進行審查,這 20 筆賒銷業務賬面金額是 984 萬元,經審定實際應為 1 020 萬元。
(二)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從下列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答案。
51 .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進行調查后,可以采用的描述內部控制的方法有:
A .文字說明法
B .調查表法
C .流程圖法
D .錄像與錄音法
【答案】ABC
【解析】審計人員對于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調查結果.應該以書面形式記錄或描述出來。常用的方法有:文字說明法、調查表法和流程圖法。
2.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評估控制風險
初評的內容主要包括內部控制設置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兩個方面.
健全性評價主要是評價應有的控制環節是否設置齊全。
合理性評價主要是分析內部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有無多余的和不必要的控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采用內部控制評審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小于進行必要的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則進行符合性測試就是不經濟的。此時,審計人員也應修改審計策略。停止對內部控制的進一步評審,而直接轉入實質性測試階段。
【2003年試題】
經過對內部控制初步評價,如果認為控制系統健全。相關的內部控制能夠防止或發現和糾正重大錯報或漏報,審計人員應:
A.轉入符合性測試階段
B.提高控制風險評估水平
C.提高固有風險評估水平
D.直接轉入實質性測試階段
【答案】A
【解析】內部控制設置健全性和合理性,審計人員應實施符合性測試。
3.如果決定依賴內部控制,實施內部控制測試
內部控制測試是為了確定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而實施的審計程序。它是在調查了解內部控制設置狀況的基礎上,對其執行的有效性所進行的測試,因此也常被稱之為遵循性測試。
內部控制測試的內容主要是指控制執行測試,即對被審計單位所設置的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實際發揮了作用進行測試。
內部控制測試可以采取兩種方式:
一是業務程序測試(簡稱業務測試),即選擇若干具體的典型業務,沿著既定的處理程序進行檢查.考察有關的控制點是否符合規定并能認真執行。借以判斷各項控制措施的遵循情況。
二是功能測試,即針對某項控制的某個控制環節。選擇若干時期的同類業務進行檢查,查明該控制環節的處理程序,在被審計期內是否按規定發揮了作用。
①內部控制測試的抽查數量的確定方法
統計抽樣法。即根據總體規模、預計總體錯誤率、審計結果的精確程度和審計結果的可靠性程度等因素,運用統計抽樣公式來計算或查表來確定應該抽查的業務量。
經驗估計法,即憑經驗按業務活動執行的次數多少來估計應該抽查的業務量。通常情況下,某項業務活動執行的次數越多.則該項業務發生差錯的概率就越大。
【2005年試題】
確定符合性測試的抽查范圍時。可選擇的方法是:
A.實地觀察法 B.證據檢查法
C.經驗估計法 D.重復執行法
【答案】C
【解析】經驗估計法,即憑經驗按業務活動執行的次數多少來估計應該抽查的業務量。
內部控制測試的方法
檢查文件資料
指審計人員在檢查與某些業務有關的原始憑證和其他文件時.沿著這些憑證和文件上所留下的業務處理蹤跡進行跟蹤審查,以判斷業務處理過程中有關的控制措施是否均被認真執行。
詢問
審計人員為了了解被審計單位各項業務操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而向有關人員詢問某些業務執行的情況。
實地觀察
指審計人員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親臨現場觀察有關人員執行業務的狀況,以判明業務處理程序是否遵循了內部控制的規定。為了盡量避免人為干擾.確保觀察結論的客觀真實性。審計人員不應以一次觀察的結果作為結論.而應選擇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多次觀察,并且應盡可能地采用突擊的方式進行觀察。
重復執行
指審計人員按照被審計單位所規定的內部控制程序,選擇若干筆業務獨立地重新執行一遍,以復核驗證與該業務有關的控制手續的遵循情況。
2011年審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