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復習指導:第二章(2)


第二節 內部審計機構
內部審計機構是對部門、單位實施內部審計監督,按照一定標準檢查會計賬目及其相關資料、查證單位內部各項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專門組織。
一.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
內部審計機構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內部審計人員實行崗位資格和后續教育制度,本單位應當予以支持和保障。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 機構應當保護內部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內部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嚴格遵守內部審計職業規范,忠于職守,做到獨立、客觀、公正、保密。國家機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機構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領導下
開展工作。內部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嚴格遵守內部審計職業規范,忠于職守.做到獨立、客觀、公正、保密。內部審計機構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應當列入財務預算,由本單位予以保證。
【2005年試題】
根據《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領導內部審計機構開展工作的應當是:
A.本單位的財務經理
B.本單位的財務部門
C.本單位的監事會
D.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
【答案】D
【解析】考點為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
二.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
內部審計機構按照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要求,履行下列職責:
(1)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含占控股地
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單位,下同)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
(2)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3)對本單位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進行審計;
(4)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審計;
(5)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風險管理進行評審;
(6)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經濟管理和效益情況進行審計;
(7)法律、法規規定和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要求辦理的其他審計事項。
三.內部審計機構的權限
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應當制定相應規定,確保內部審計機構具有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權限,主要是:
(1)要求被審計單位按時報送生產、經營、財務收支計劃、預算執行情況、決算、會計報表和其他有關文件、資料;
(2)參加本單位有關會議,召開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會議;
(3)參與研究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提出內部審計規章制度,由單位審定公布后施行;
(4)檢查有關生產、經營和財務活動的資料、文件和現場勘察實物;
(5)檢查有關的計算機系統及其電子數據和資料;
(6)對與審計事項有關的問題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并取得證明材料;
(7)對正在進行的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損失浪費行為,作出臨時制止決定;
(8)對可能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與經濟活動有關的資料,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批準,有權予以暫時封存;
(9)提出糾正、處理違法違規行為的意見以及改進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
(10)對違法違規和造成損失浪費的單位和人員,給予通報批評或者提出追究責任的建議。
【2007年試題】
按照現行《審計署就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下列屬于內部審計機構權限的是:
A.對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B.召開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會議
C.追究違法違規的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D.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
【答案】B
四.內部審計機構的法律責任
我國當前的內部審計法規沒有明確內部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 社會審計組織
一.社會審計組織的設置
從事社會審計工作的組織形式為會計師事務所。我國注冊會計師只準設立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和合伙會計師事務所,不準設立個人獨資會計師事務所。
二.社會審計組織的業務范圍
(1)審計業務
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及其他事項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辦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并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
(2)會計咨詢和會計服務業務
設計財務會計制度,培訓會計人員;擔任會計顧問,提供會計、財務、稅務和其他經濟管理咨詢;代理記賬;代理納稅申報;代辦申請注冊登記,協助擬定合同、協議、章程及其他經濟文件;資產評估;參與進行可行性研究。
三.社會審計組織的權限
對國家機關委托 辦理的審計、查證、鑒定、驗資等事項,根 據業務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有權查閱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查看業務現場和設施,向與委托事項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并索取 證明材料。對其他人委托辦理的業務,由委托人和事務所在委托書或書面協議中約定有關查閱賬目、文件、資料和核查資財的權限。
社會審計組織向委托人提交審計、查證、鑒定、驗資報告,并對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社會審計人員在執行業務中,如發現委托方提供虛假資料或者有違紀行為,應當在出具的報告中提出。對委托人示意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的,有權拒絕出具有關報告。社會審計人員對執行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四.社會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對社會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規定
2.證券法對社會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
我國民法、刑法青對公民行為準則的普遍適用性,也是判斷會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法律依據。
【2006年試題】
審計人員故意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行為屬于:
A .舞弊 B .嚴重過失
C .一般過失 D .疏忽
【答案】A
【解析】舞弊是指審計人員故意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行為。
第四節 防范法律責任風險的對策
對策:
1.明確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的責任
2.嚴格遵循職業道德規范和執業準則
3.聘請熟悉和精通法律的法律顧問
4.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
5.為審計人員提供充分的職業培訓和職業咨詢
6.建立審計工作的有效監督和檢查體系 。
2008年試題
33.為了有效防范審計人員法律責任風險,應
采取的對策有:
A.將審計人員的部分責任轉由會計人員
承擔
B.要求嚴格遵循職業道德規范和執業準則
C.聘請法律顧問
D.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
E.進行充分的職業培訓
答案:BCDE
2011年審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