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初級經濟基礎》貨幣制度與發行資料(一)

《初級經濟基礎》貨幣制度與發行資料(一)

更新時間:2011-04-07 10:39:1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一、貨幣的本質與貨幣形態的演變

  1、貨幣的本質

  (1)定義

  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產關系。

  (2)三方面的具體含義

  ① 貨幣是在商品交換中自發產生的,是價值形式發展和商品生產、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②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③ 貨幣體現一定的生產關系。

  (3)貨幣作為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4)作為一般等價物,貨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

  ① 貨幣是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

  ② 貨幣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換的能力。

  2、貨幣形態的演變

  貨幣形態的演變:貨幣的形態經歷了由最初的實物貨幣向代用貨幣、信用貨幣演變的過程。

  (1) 實物貨幣

  ① 定義

  直接從普通商品中分離出來,本身具有相應的價值和特定的使用價值。

  ② 兩個階段

  Ø 初級階段,為非金屬的實物貨幣流通階段――牲畜、皮毛等;

  Ø 高級階段,為金屬的實物貨幣流通階段。

  | 貨幣材料從最初的銅、鐵、錫等賤金屬發展為金、銀等貴金屬;

  | 最初以金屬自然形態直接充當貨幣參與流通,即所謂的金屬塊貨幣,逐漸發展到鑄幣流通。

  (2) 代用貨幣

  ① 定義

  代用貨幣是指代表金屬實物貨幣流通并可隨時兌換成金屬實物貨幣的貨幣形態,包括銀行券和輔幣。代用貨幣是由實物貨幣向現代信用貨幣發展的一種過渡性的貨幣形態。

  ② 典型的代用貨幣是銀行券。

  ③ 銀行券的主要特征:

  Ø 銀行券是由銀行發行的可以隨時兌現的代用貨幣;

  Ø 銀行券的發行必須具有發行保證,一般分為黃金保證和信用保證;

  Ø 早期銀行券的發行時分散的,由各家商業銀行憑自己的信譽和能力發行,后來中央銀行逐漸壟斷了銀行券發行。

  (3) 信用貨幣

  ① 定義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一定的信用程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形態,是貨幣發展的現代形態。實際上是一種信用工具或者債權債務憑證。

  ② 現代信用貨幣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兩種主要存在形式。

  ③ 現代信用貨幣的基本特征:

  Ø 中央銀行發行的信用貨幣是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發行的紙幣本位貨幣,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內在價值;

  Ø 信用貨幣是債務貨幣,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銀行的負債;

  Ø 信用貨幣具有強制性,通過法律手段確定其為法定貨幣;

  Ø 國家可以通過銀行來控制和管理信用貨幣流通,把貨幣政策作為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的重要手段。

  ④ 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是信用貨幣與現代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有人稱之為“第三代貨幣”。實質上,電子貨幣是新型的信用貨幣形式。

  環球網校2011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環球網校2011年經濟師考試保過輔導簡章

  2011年全國經濟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