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基礎》財政職能復習資料(一)


一、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 $lesson$
1、財政的基本涵義
(1)財政的一般概念
① 財政是人類社會各個不同社會形態的國家為實現其職能,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無償地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財政分配關系的活動。
② 財政就是指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收支分配活動。
(2)財政的特殊性
?、?家計財政――自然經濟
?、?公共財政――市場經濟
?、?計劃財政(生產建設財政)――計劃財政
2、公共財政的基本涵義
(1)“公共財政”是一種與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財政類型,是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的財政――“聚眾人之財,辦眾人之事” (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2)社會公共需要的特征
?、?社會公共需要是就整個社會來講,為維持社會經濟生活、維持社會再生產正常運行、維護市場經濟正常秩序,而必須由政府集中執行和組織的社會職能的需要,是社會公眾在生產、生活、工作中共同的需要,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人有份的個人需要,也不是個人需要的簡單加總;
?、?社會公共需要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可以無差別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部分社會成員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會成員的享用。
?、?社會成員的享用所得與所付出代價不呈對稱性;
?、?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責任。
(3)市場失靈領域就是需要政府發揮作用的范圍?!笆袌鍪ъ`”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壟斷、外部效應、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宏觀經濟波動等。
(4)公共財政的定義、核心和本質
① 定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政府為主體從社會上取得收入、并將收入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進行的收支活動。
?、?核心: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本質:由公眾參與決策、參與管理、參與監督。
3、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
(1)彌補市場失效
一方面“市場能干的,政府不要去干”,另一方面“市場不能干的,政府就要去干”。市場不是萬能的,為克服和彌補市場天然存在的失效問題,客觀上要求采用非市場方式,即政府及公共財政來發揮作用。
(2)提供公平服務
財政公平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也包括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提供公平服務是我國公共財政的重要目標和基本特征。公共財政提供公平服務體現在三個方面:
?、?財政收入結構要體現公平性(橫向公平、縱向公平);
?、?財政支出結構要體現公平性;
?、?財政體制的選擇要體現公平性。
(3)非營利性
公共財政追求的是非營利性即社會目標,從財政收入來看,政府主要是依靠非營利性的稅收手段取得收入,從財政支出來看,政府主要是將財政資金用于具有非營利性質的社會公共需要方面。
(4)法制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財政活動必須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規范地進行,要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預算約束政府財政行為。
環球網校2011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