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點精講:第6章(1)1

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點精講:第6章(1)1

更新時間:2011-12-20 09:02:3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第6章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第一節 國民收入核算

  考核內容:

  1、 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等基本指標的含義

  2、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具體內容: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1、含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2、GDP的形態: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3、國民總收入(GNI):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例題1:09年單選題】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表現形態包括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 ).

  A.貨幣形態

  B.產品形態

  C.消費形態

  D.資本形態

  答案:B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生產法???通過核算各個產業在一定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來核算GDP。

  支出法???通過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的內購買最終產品支付總和來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來求得GDP。

  (一)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

  它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所有常住單位增加值之和。

  1、勞動者報酬:

  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應從單位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包括工資總額、福利費和其他實物形式的勞動報酬。

  【注】農戶和個體勞動者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純收益主要是勞動所得,也都列入勞動者報酬。

  2、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價值按規定比率提取的計入生產成本的折舊費。

  3、生產稅凈額:

  是一定時期內企業應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減去生產補貼后的差額。生產稅是企業從事有關生產、銷售和經營活動應繳納的各種稅金、附加費和規費,如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企業管理費中各種稅金等,是企業的利前稅,不包括所得稅。

  4、營業盈余

  從總產出中扣除中間投入、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和生產稅凈額后的余額,大致相當于營業利潤,但要扣除從利潤開支的工資和福利費。如果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應將補貼計入營業盈余中。

  注: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一國或一個地區通過生產活動獲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項目。

  勞動者報酬為居民所得;

  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為企業、單位所得;

  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所得。

相關推薦:

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點精講:第5章(1)1

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點精講:第5章(2)1

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考點精講:第4章(4)1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