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專業相關知識 預習輔導:一部分二章(10)


2.根據財政政策主體對調整對象的反應情況分類
根據這種分類方法,可以將財政政策分為積極的或主動的財政政策和消極的或被動的財政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指政府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情況而采取相應的財政政策措施:來調整和引導經濟朝著政府的理想或者預定的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這種政策是政府根據當時的經濟形勢,采用不同的財政措施,以消除通貨膨脹缺口或通貨緊縮缺口,是政府利用國家財力有意識干預經濟運行的行為。
由于這種政策的目的是要使經濟按照政府的既定目標調整和發展,而不是“被動地”任由經濟自發地運動,所以,它實際上是一種“主動的”財政政策。
關注:
目前無論是理論界還是政府,在語言或者文獻的表述上都是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而無人使用消極的或被動的財政政策一詞。
實際上,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占統治地位的機械預算平衡理論或者年度預算平衡理論就屬于“消極的”或者“被動的”財政政策,它的含義是政府只是消極地或者被動地保持預算的年度平衡,如果說政府也有通過財政政策對經濟起調節作用的話,那也主要通過“自動穩定器”來對經濟進行有限的“干預”,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種財政政策稱之為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
經濟學家認為,現代市場經濟和經濟理論的發展歷史已經證明,由于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模式的變化,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占統治地位的機械預算平衡或者年度預算平衡理論,早已為補償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理論所取代,在同時注重“自動穩定器”作用的前提下,對相機抉擇穩定器的運用更加頻繁,更加重要。
(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相機抉擇----機動抉擇。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也稱為“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形勢,相應采取變動政府支出和稅收的措施,以消除經濟波動,謀求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目標的財政政策。
之所以稱之為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是因為它不是自動地發揮作用,而是一種人為的政策調節。
1.如果認為總需求已經過大,造成了生產能力的過度緊張和通貨膨脹,就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抑制總需求;
2.如果認為總需求不足,已經造成了經濟水平的下降或經濟衰退,就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擴大總需求。
3.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的任務:
擴大總需求以反經濟衰退----執行擴張性財政政策;
抑制總需求以反通貨膨脹----執行緊縮性財政政策。
4.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工具:
調整政府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水平(即調整除了政府轉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財政支出水平)、調整稅率、調整稅收起征點和減免稅的適用條件、調整轉移支付的條件等等。
運用相機抉擇原理調節經濟運行,一般是“逆經濟風向行事”:
即當經濟處于蕭條時,政府往往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如舉借公債擴大開支、降低稅率等,從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加;
當經濟處于繁榮時期,政府就會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如縮小財政開支、提高稅率等,以此來抑制社會總需求的增加。
總之,相機抉擇原理的運用同樣是調節經濟的過度膨脹和經濟的過度蕭條,以保持經濟的平穩運行。
【補充例題?多選題】(2009年)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調節總需求時所采取的財政措施有( )
A.變動支出水平
B.變動稅收
C.提高利率
D.降低利率
E.變動再貼現率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工具:調整政府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水平(即調整除了政府轉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財政支出水平)、調整稅率、調整稅收起征點和減免稅的適用條件、調整轉移支付的條件等等。
【補充例題?多選題】(2010年)
當經濟蕭條時,政府運用相機抉擇原理應采取的財政政策手段有( )
A.發行公債擴大開支
B.降低貼現率
C.減少政府開支
D.降低利率
E.降低稅率
【正確答案】AE
【答案解析】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工具:調整政府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水平(即調整除了政府轉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財政支出水平)、調整稅率、調整稅收起征點和減免稅的適用條件、調整轉移支付的條件等等。
2012年審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