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級工商管理》預習講義:第十五講(2)


二、人力資源的供求預測(掌握各種計算公式和方法) $lesson$
(一)需求預測:指以企業戰略目標和工作任務為出發點,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企業未來某個時期人力資源需求的數量、質量及需求的時間等進行估計的活動。影響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因素主要有:生產經營任務及其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預期的人員流動率及由此引起的職位空缺規模、生產技術水平或管理方式的變化對人力的需求、企業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或進入新市場的決策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企業擁有的財務資源對人力需求的約束等五項因素。
主要的預測方法有:
1.管理人員判斷法:是由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根據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和對企業未來業務量增減情況的直覺考慮,自下而上地確定未來所需人員的方法。如下所示: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制定具體執行方案
本部門負責人進行總體預測與決策
上一級管理者估算平衡
由各部門基層管理人員提出各類人員的需求量
特點:簡單易行、比較粗略,適用于短期預測。
2.德爾菲法:綜合不同老師的意見來預測某一領域的發展趨勢,適合于長期趨勢預測。
選擇老師20人左右并為其提供相關背景資料
以信函形式收集各位老師的觀點和意見(匿名)
主持者歸納分析第一輪預測結果,并反饋給各位老師再提出修改意見
達成一致意見
優點:集思廣益、客觀準確。缺點:花費時間較長。
在預測過程中要注意:主持者應為老師們提供充分的信息,保證所有老師能從同一角度去理解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術語和概念,回答問題要說明原因,提問過程盡可能簡化而且所提問題必須與預測有關,要向高層管理者和老師講明預測對企業及下屬單位的益處,以爭取他們對該方法的支持。
3.轉換比率分析法:是根據過去的業務活動量水平,計算出每一業務活動量所需的人員的相應增量,再把對實現未來目標的業務活動增量按計算出的比例關系,折算成總的人員需求增量,最后把總的人員需求量按比例折算成各類人員的需求量。
例見書P207。
第一步:歷史業務量與人員增量關系:每增加1000萬元銷額需增15人;
第二步:預測業務增量(1億元)與需增人數:1億/1000萬*15=150人;
第三步:按比例確定每一業務的人員增量:
因為:管理:銷售:后勤=1:5:2(已知)
管理 +銷售 +后勤=150人
所以:管理人員增量為:150☓(1/8)=18.75,即19人,
銷售人員增量為: 150☓(5/8)=94人
后勤人員增量為: 150☓(28)=37
該方法的關鍵點是找出企業業務增量與人力資源增量和企業主體人員與輔助人員的比例關系,由此才能推斷出企業各類人員的需求量.
再例:P236頁第1題
解:(5000/1000)☓20=100人
100☓(6/(1+6+2))=100☓(6/9)=67人。
4.回歸分析法
人力資源的需求量(Y)通常總是和某個(一元)或某些因素(多元)(X)高度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定量地把這種關系表示出來,得到一個回歸方程,再利用此方程就可預測出人力資源的需求量。這一方法的關鍵在于找出與人力資源需求高度相關的變量。
環球網校2011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