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濟基礎》:會計概論(15)


二、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是指為了在會計報表中確認和計量有關會計要素的實際狀況而確定其貨幣金額的過程。計量問題是會計的核心問題。
會計計量包括計量單位和計量屬性兩方面內容。
會計計量單位主要以貨幣為主導計量單位,同時為了管理的需要輔之以各種實物量度。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有5種: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1.歷史成本:又稱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
2.重置成本: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重置成本適用的前提是資產出于使用狀態,且能夠繼續使用,對所有者具有使用價值。重置成本法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3.可變現凈值: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量。
4.現值: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 計量。
5.公允價值: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 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三、會計報告
1、會計報告的構成
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其他應當在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
其中,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2、會計報表的分類:
(1)會計報表按照其反映經濟內容不同,可分為反映財務狀況的報表、反映經營成果的報表和反映現金流量的報表三類。
(2)會計報表按照報送對象不同,分為對外會計報表和對內會計報表兩類,企業對外會計報表種類、格式和編制方法由財政部統一制定;對內報表是根據企業內部需要自行規定、自行設計的。
(3)會計報表編報主體的不同,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并會計報表
(4)會計報表按照編制的時間范圍不同,分為年度會計報表、季度會計報表、月份會計報表
【例題45:07年單選】在我國企業對外會計報表種類、格式和編制方法由( )制定。
A.財政部
B.各地財政部門
C.企業
D.各地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環球網校2010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