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級經濟基礎: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3)


第二節、數值型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學習要求:
1.掌握數據分組的方法
2.掌握組中值的作用和計算方法
3.掌握數據分組的具體步驟
4.掌握直方圖與條形圖的區別
具體內容:
(一)數據的分組
1.數據分組的含義:
數據分組是根據統計研究的需要,將數據按照某種標準劃分成不同的組別。分組后再計算出各組中出現的次數或頻數,形成一張頻數分布表。
2.數據分組的方法
分組的方法有單變量值分組和組距分組兩種。
(1)單變量值分組是把每一個變量值作為一組,這種分組方法通常只適合于離散變量且變量較少的情況。
(2)組距分組是將全部的變量值,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區間。適合于連續變量或變量值較多的情況。
采用組距分組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分組的組數
確定分組組數時的要求:
?、賱澐值慕M數既不應太多也不應太少
?、诮M數的確定,要盡量保證組間資料的差異性與組內資料的同質性;
③采用的分組辦法,要能夠充分顯示客觀現象本身存在的狀態。
第二步,對原始資料進行排序。
第三步,求極差。
極差值=最大觀察值-最小觀察值
第四步,確定各組組距。
根據上式計算出來的組距,可能帶有小數,為了編表和計算方便,也是審美習慣使然,最好把它取成接近于5除盡的一個數。
組距與組數成反比例關系,組數越多,組距越小,組數越少,組距越大。
?、诮M距是每組觀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組的上限值與下限值之間的差。用公式表示就是:
組距=某組上限值-該組下限值
或:某組上限值=該組下限值+組距
某組下限值=該組上限值-組距
第五步,確定組限。
組限是組與組之間的界限,或者是每組觀察值的變化范圍。
一個組的最小值稱為下限;最大值稱為上限。
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差值稱為組距
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平均數稱為組中值。即:
確定組限時應注意:
?、俚谝唤M的下限值應比最小的觀察值小一點,最后一組的上限值應比最大的觀察值大一點。
?、谔貏e需要或不得已的情況除外,最好不要使用開口組。
③ 組限應取得美觀些,按數字編好,組限值應能被5除盡,且一般要用整數表示。
第六步 確定各組觀察值出現的頻數
為解決“不重”的問題,統計分組時習慣上規定“上組限不在內”,即當相鄰兩組的上下限重疊時,恰好等于某一組上限的觀察值不算在本組內,而計算在下一組內。
第七步,制作頻數分布表。
環球網校2010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