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主管技師輔導:細菌變異的機制
檢驗主管技師輔導:細菌變異的機制
(一)突變
1、突變:細菌遺傳物質結構發生突然而穩定的改變,導致細菌性狀的遺傳性變異。這種變異可傳于后代。
2、基因突變的規律:
自發性突變和誘導:每個細菌都可自發突變,突變率:自發突變→低;誘發突變→高。
突變與選擇:突變是隨機和不定向的;隨機性;選擇性。
突變和回復突變:某些細菌在自然界由野生型突變為突變型株,經過再次突變又成為與野生型相同表型的過程,稱為回復突變。
野生型:細菌在自然環境下具有的表現型。
突變型:發生突變后的菌株。
野生型→突變型→野生型
3.機制:
1)堿基置換
2)堿基插入和缺失
3)轉位因子的插入
(二)基因物質的轉移與重組
基因轉移:外源性遺傳物質由供體菌轉入某受體菌內的過程。
基因重組:轉移的基因與受體菌DNA整合在一起的過程。
供體菌;受體菌
1.轉化:是受體菌直接攝取供體菌提供的游離DNA片段整合重組,使受體菌的性狀發生變
異的過程。
2.轉導:以噬菌體為載體,將供體菌的基因轉移到受體菌內,導致受體菌基因改變的過程。
普遍性轉導
局限性轉導
3.接合:是受體菌和供體菌直接接觸,供體菌通過性菌毛,將所帶的F質粒或類似遺傳物質從供體菌轉移給受體菌的過程。
4.溶原性轉換:是噬菌體的DNA與細菌染色體重組,使宿主菌遺傳結構發生改變而引起的
遺傳型變異。溶原性細菌因此而獲得新的特性。
5.原生質體融合:兩種經過處理失去細胞壁的原生質體混合可發生融合,融合后的雙倍體
細胞可發生細菌染色體間的重組。
(三)病毒基因的相互作用
1、 基因重組:當兩種或兩種以上親緣關系相近的病毒感染同一細胞時,它們的基因組可相互作用發生基因重組。
重組可使基因再激活,表現為交叉復活和多重復活兩種形式。
交叉復活---活病毒與滅活病毒間。
多重復活---兩個或多個滅活病毒間。
2、互補作用和表型混合:
互補作用:是一種病毒為另一種病毒提供本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必需的基因產物,使其在混合感染的細胞中得以增殖。
表型混合:是互補作用的特殊例子。
四、遺傳變異研究的實際意義
(1)在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意義。
(2)在細菌和疫苗研究中的意義。
更多信息訪問:檢驗主管技師考試頻道 檢驗主管技師考試論壇 醫衛博客圈
最新資訊
- 2020年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備考壓力大怎么辦?2020-05-11
- 2019年初級檢驗技師考試《微生物學及檢驗》考點解析匯總2018-09-25
- 2019年初級檢驗技師考試《微生物學及檢驗》考點解析:細菌2018-09-25
- 2019年初級檢驗技師考試《微生物學及檢驗》考點解析:微生物特點及分類2018-09-25
-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019年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考點輔導資料2018-07-05
- 血清處理方法-2019年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考點輔導資料2018-07-05
- 干燥綜合征-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考點輔導2018-06-12
- 細菌的遺傳性狀-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考點輔導2018-06-10
- 細胞因子受體分類-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考點輔導2018-06-08
- 精子活動力的分級-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考點輔導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