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劍合璧 遏制供應商帶病投標
——訪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副廳長陳正云
編制按:隨著浙江、山東、寧夏、廣東等地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引入政府采購,這種規范投標行為、完善市場準入的做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全面展示政府采購領域引入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有關做法和實踐意義,本報特刊出專題報道。
作為預防腐敗的又一利器,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正與政府采購形成“雙劍合璧”之勢。目前,已有浙江、山東、寧夏、廣東等地的一些地方政府采購部門陸續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引入到政府采購工作中。那么,政府采購引入這項工作有何現實意義?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副廳長陳正云。
《中國政府采購報》:建立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的主要意義是什么?
陳正云:一是進一步整合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信息,實行懲防并重,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綜合效應。這一系統把查辦的賄賂犯罪加以收集、整理和綜合分析,有利于有效結合辦案開展預防,同時也為有針對性地確定辦案重點和方向提供信息指引。
二是利用技術手段開展預防,促進防范賄賂犯罪的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的一大創新在于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手段建立賄賂犯罪信息庫,運用技術手段對賄賂犯罪高發易發的群體和環節進行防控和警戒、預測。可以說是檢察機關利用技術手段開展預防工作的一大探索,也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促進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與行政執法、行業監管的有機銜接和力量整合。通過查詢工作,使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法律監督職能與有關部門、單位的源頭治理、行政執法(監管)工作銜接起來,互相協作,優勢互補,形成防控職務犯罪的強大合力。
《中國政府采購報》:該查詢系統在政府采購方面有什么獨特的作用?
陳正云:它可以對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的誠信背景進行識別、篩選,把好政府采購單位的采購關,防止因行賄拿到訂單的單位或個人故伎重演。通過進行檢測篩查,把他們剔除出去,共同把好市場準入關,保護誠信正直的經營者的利益,讓行賄的人沒有市場。
政府采購本身是為了避免滋生腐敗形成的一種采購模式,將分散在各個采購人的采購集中到政府采購中心,把好了采購這一方的關口。組織政府采購的單位、時間、程序可能是統一、固定的,但是,參與政府采購的供應商仍然是分散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是配合政府采購機構、主管部門,對分散的市場主體、各類參與者進行把關,這種采購方和市場的兩頭把關,更有利于發現、消除潛在的賄賂犯罪。
《中國政府采購報》:行賄犯罪檔案是否應當設置退出年限?
陳正云:查詢系統沒有作此設置。主要是考慮:第一,行賄犯罪檔案的錄入是以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為依據,記錄的是國家對犯罪行為的否定評價,是一種不容更改的事實狀態。行賄犯罪作為特定單位和個人的歷史事實,錄入檔案是客觀真實情況的記錄,事實是不能刪改的。第二,查詢系統的功能便是提供歷史上有無行賄犯罪、何時犯罪的事實記錄,供有關方面作出適當處置。若做退出或刪除設置,可能在客觀上無法向有關單位或個人及時提供客觀、真實、準確全面的信息和情況,從而產生誤導誤判,而且對沒有行賄犯罪的單位或個人來說也不公平。
《中國政府采購報》:如果查出供應商有行賄記錄,應該如何處置?
陳正云:有關方面查詢后,根據行賄犯罪發生的不同年限和情節進行不同處置,屬于行政管理的職權范圍,檢察機關不作干預。經過查詢存在行賄犯罪問題的單位或個人,可能被取消相關資格,或者規定一定時期限制準入,或降低信用等級等,這屬于有關單位經營的自主權,或有關主管單位的市場或行業監管權,檢察院只是建議,沒有處置權。
政府采購部門等單位雖然可以自主決定,但其做出處置的結果要反饋給檢察機關。檢察機關要主動聯系、跟蹤了解查詢結果的處置,特別是有犯罪記錄這樣結果的處置情況,這也是發揮查詢系統防控賄賂犯罪的重要環節。要抓落實,不能光查不用,推動有關主管部門單位、政府采購的組織部門等對檢察機關經查詢有犯罪記錄的單位或個人,在法律、政策范圍內給予處置,形成雙方共同預防犯罪的合力。
《中國政府采購報》:行賄犯罪往往比較隱蔽不易察覺,相對于受賄犯罪或其他犯罪來說,數量較少,請問這樣會不會影響查詢結果?
陳正云:查詢系統主要起教育警戒作用,讓經營者明白要守法誠實經營,采取不正當手段是要付出高成本和昂貴代價的。在我國守法的是大多數,不守法的極少數,不可能每一個都有犯罪記錄,通過對極個別的嚴肅處置,以儆效尤,促進大多數經營者樹立守法經營、公平競爭的觀念,搞“綠色”商務活動,不要搞“灰色”活動,更不要搞“黑色”活動。
隨著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等對參與企業或個人的嚴格要求,很多經營者,主動來檢察院查詢證明自己沒有犯罪記錄,自證清白,這說明我們的查詢系統很好地發揮了把好入口關的作用,凈化了商業環境。
《中國政府采購報》:某些進入“黑名單”的公司或個人,采取重新注冊等方式“金蟬脫殼”,我們對這種逃避手段有什么預防措施嗎?
陳正云: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對單位行賄犯罪,我們要錄入單位名稱和法人代表的個人信息、身份證號等,只要法人代表不換,我們仍然能查出。另外,我們很注重與工商、稅務等部門的聯系和配合,借助他們了解企業或個人的背景信息,關注有行賄犯罪記錄的個人或單位申請注冊公司、公司名稱變更、法人代表變更等情況,了解他們是否在規避查詢系統,“洗白”他們的記錄。
《中國政府采購報》:行賄犯罪檔案與有的監管機構的“黑名單”有什么區別?
陳正云:主要區別在于:一是內容不同。行賄犯罪檔案錄入并提供查詢的是犯罪事實,而一些機構搞的“黑名單”如誠信記錄、信貸污點記錄等,主要是違反行業管理制度行為的記錄。二是管理機構不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由檢察機關專門機構管理,“黑名單”資料是由行業協會、監管機構等方面管理。三是履行職能性質不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屬于法律監督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范疇,“黑名單”屬于行政管理或行業自律的職權范圍。
最新資訊
- 招標師備受重視之因素2018-10-26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市場經濟的概念和特點2018-09-18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按競爭方式劃分的市場2018-09-18
- 國家財政部令第87號: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2018-08-21
- 老師談:怎樣做一個完美的招標師從業者2018-08-03
- 述說注冊招標師具體做什么?2018-06-27
- 招標師和二級建造師哪個更難考?含金量?2018-06-12
- 招標師一些必須知道的常識2018-06-07
- 招標師如何寫招標方案?2018-06-04
- 如何正確對待招標師職業資格取消風波?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