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0《中級金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5)

2010《中級金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5)

更新時間:2010-07-29 11:06:0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四)經濟結構變化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總需求和總供給處于平衡狀態時,由于經濟結構、部門結構的因素發生變化,也可能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這種通貨膨脹被稱為結構型通貨膨脹。其基本觀點是,由于不同國家的經濟部門結構的某些特點,當一些產業和部門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發生變動時,往往會通過部門之間的相互看齊過程而影響到其它部門,從而導致一般物價水平的上升。具體情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需求轉移

  由于社會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一部分需求轉移到其它部門,而勞動力和生產要素卻不能及時轉移。這樣,原先處于均衡狀態的經濟結構可能因需求的移動而出現新的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業,價格和工資將上升;另一些需求減少的行業,由于價格和工資剛性的存在,卻未必會發生價格和工資的下降,最終結果導致物價的總體上升。

  2.部門差異

  部門差異型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部門(如產業部門和服務部門)之間由于勞動生產率、價格彈性、收入彈性等方面存在差異,但貨幣工資增長率卻趨于一致,加上價格和工資的向上剛性,從而引起總體物價上漲。許多西方經濟學家相信,工人對相對實際工資的關心要超過對絕對實際工資的關心。因此,貨幣工資的整體增長水平便與較先進部門一致,結果就是落后部門的生產成本上升,并進而推動總體價格水平上升。

  還有一種情況是由“瓶頸”制約而引起的部門間差異。如在有些國家,由于缺乏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資源在各部門之間的配置嚴重失衡,有些行業生產能力過剩,而另一些行業如農業、能源、交通等部門卻嚴重滯后,形成經濟發展的“瓶頸”。當這些“瓶頸”部門的價格因供不應求而上漲時,便引起其它部門,包括生產過剩部門的價格上漲。

  3.國際因素

  由國際因素引起的通貨膨脹也叫北歐型通貨膨脹,是由北歐學派提出的。它以實行開放經濟的小國為研究背景,在這些國家,經濟部門可以分為開放的經濟部門(E)和不開放的經濟部門(S),由于小國一般只能在國際市場上充當價格接受者的角色,世界通貨膨脹就會通過一系列機制首先傳遞到它們的開放經濟部門,并進而帶動不開放經濟部門,最后導致價格總體水平上升。

  (一)需求拉上

  (二)成本推進

  通貨膨脹的成因

  (三)供求混合作用

  1.需求轉移

  (四)經濟結構變化 2.部門差異

  3.國際因素

  【例題6,單選題】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可以通俗地表述為( )。

  A.太多的貨幣追求太多的商品

  B.太多的貨幣追求太少的商品

  C.太少的貨幣追求太多的商品

  D.太少的貨幣追求太少的商品

  答案:B

   2010經濟師VIP保過班開始招生   

   2009年經濟師考試真題及答案交流專題 

   環球網校2010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