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小兒望診(1)


兒科望診的主要內容及臨床意義
望診包括整體望診和局部望診兩部分。
1.整體望診 包括神、色、形、態四部分。
( 1 )望神:神,是臟腑功能與氣血津液的外在表現,也指意識、精神狀態和思維活動。 神,反映在目光、面色、表情、意識和體態上,故應從局部到整體仔細觀察。目為心之使、肝之竅,內通于腦,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故察目是望神的重點。有神者,黑睛圓大,目光炯炯,轉動靈活,精神充沛,表情活潑,常可逗樂。其面色紅潤,呼吸調勻,四肢活動自主,此為臟氣清靈,氣血調和。有神是健康的表現,即使有病,也輕淺易治。無神者目光呆滯,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疲乏嗜睡,呼吸不勻,肌肉凄軟,為有病或病情較重。
(2)望色:小兒面部皮膚薄嫩,故氣血盈虧、色澤變化易于顯露。色澤即顏色與光澤,皮膚顏色分紅、白、黃、赤、黑五種,簡稱五色。面呈紅色,多主熱證;面呈白色,多主寒證虛證;面呈黃色,多為體虛、濕盛;面呈青色,主寒、主痛、主驚、主瘀;面呈黑色,主寒證、腎虛、痛證、瘀證、水飲內停。
(3)望形體:應按順序觀察頭囪、軀干、四肢、毛發、指甲等部位。凡毛發潤澤、皮膚柔韌、肌肉豐滿、筋骨強健、神態靈活者,屬胎稟充足,營養良好,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毛發萎黃、皮膚干枯、筋骨軟弱、肌瘦形瘠、神態呆滯者,多為稟賦不足,或后天營養失調。頭方發少、囪門遲閉,可見于何倭病。頭大頸縮、前囪寬大、頭縫裂開、眼珠下垂者,見于解顱。皮膚干燥、缺少彈性、伴眼眶凹陷者,為脫水征象。
(4)望姿態:"陽主動,陰主靜"。喜伏臥者,多為內傷乳食:喜蜷臥者,多為內寒或腹痛;翻滾不安,呼叫哭吵,雙手捧腹,多為腹痛;端坐喘促,痰鳴哮吼,多為哮喘;氣促鼻煽,胸肋凹陷,常為肺炎喘嗽。
- 2010年醫衛類教學研討會醫師老師視頻匯總
- 網校09年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醫師實踐技能準考證領取匯總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四大變革
- 2010年醫師資格搜狐訪談實錄
- 2010醫師考試時間9月11~12 日
更多信息訪問: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頻道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