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濟基礎》:財務會計報告(6)


第二節、利潤表
學習要求:
1.掌握利潤表的概念和作用、基本格式和內容
2.熟練掌握利潤表的編制要求及各項目的編制方法
3.熟悉利潤表內各項目的含義
具體內容:
(一)利潤表的作用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1,概念: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依據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的要求,以“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等式為基礎。是一張動態的會計報表。
2,作用:為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了解企業利潤的形成情況,分析考核企業經營目標及利潤指標的完成情況,分析企業利潤增減變動情況及原因,據以檢查企業是否足額交納了稅款,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盈利能力,評價或考核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經營業績和能力。
(二)利潤表的格式和內容
1,基本格式:單步式和多步式。我國采用多步式。
2,利潤表內容:
多步式利潤表分為正表和補充資料兩大部分。
1.營業利潤 =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損失以“-”號填列)+投資收益(損失以“-”號填列)
2.利潤總額 = 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 = 利潤總額 - 所得稅。
(三)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一般設有“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
表中“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
表中“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在編制報表時,應根據有關損益類科目的本期累計發生額計算填列。
【例題13:2004年單選試題】某公司2003年度實現凈利潤335 000元,當年發生營業費用200 000元,管理費用30 000元,財務費用70 000元,投資收益100 000元,無其他業務收支和營業外收支。已知該公司所得稅率為33%,主營業務利潤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40%,則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元。
A,1 750 000 B,280 000
C,1 337 500 D,750 000
答案:A
解析:利潤總額= 凈利潤 + 所得稅 = 335 000 / (1-33%)= 500 000元
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 -投資收益 -補貼收入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 = 500 000-100000=400000元
主營業務利潤 =營業利潤 + 營業費用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 –其他業務利潤
= 400 000 + 200 000 + 30 000 + 70 000 = 700 000元
主營業務收入 = 700 000 / 40% = 1 750 000元
【例題14:2006年單選】:下列關于利潤表項目之間關系的等式中,正確的是( )。
A.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一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B.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C.利潤總額=營業利潤一營業外支出
D.凈利潤=利潤總額一所得稅
答案:D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