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0初級金融:貨幣需求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1)

2010初級金融:貨幣需求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1)

更新時間:2010-06-12 09:58:20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一、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掌握)

  1、馬克思貨幣需求理論認為流通中必須的貨幣量為實現流通中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所需的貨幣量。

  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待售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公式表明:貨幣量取決于價格的水平、進入流通的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三因素。

  (1)一定時期待售商品價格總額。

  在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條件下,待售商品價格總額與貨幣需求量成正比。

  (2)貨幣流通速度。

  在一定時期內,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不變時,貨幣的客觀需要量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例]一定時期銷售商品價格總額為1000億,貨幣流通速度5次,則貨幣需要量為1000/5=200億。如果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到10次,則貨幣需要減少到1000/10=100億。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2、執行流通與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貨幣量

  流通中貨幣除了發揮流通手段功能之外,還要發揮支付手段功能。貨幣支付手段主要用于:一是商品的賒銷,當時不需要貨幣量;二是到期應償付的債務,本期需要貨幣;三是有商品交易形成的債權、債務相互沖銷,需要貨幣量。

  一定時期內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需要量=(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賒銷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應支付的總額-相互抵消的總額)/同名貨幣流通次數

  [例]假設流通中待售商品價格總額1000億,賒銷商品總額20億,到期應付總額30億,相互沖銷總額50億,原貨幣流通速度5次不變,貨幣需要量為:

  (1000-20+30-50)/5=208億

  3、流通中全部的銀行券所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我們本書中各處都是假定金是貨幣商品。所以馬克思闡述是貨幣流通規律是足值金屬貨幣規律。

  在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下,實際流通的都是紙制銀行券,所以馬克思貨幣流通理論講的實際上就是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下,銀行券流通規律。

  流通中的全部銀行券所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金屬價值

  單位銀行券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金屬價值/銀行券流通總量

  銀行券的發行量嚴格控制在足值金屬本位幣需要量范圍之內。但銀行券又受其自身特殊規律所支配:銀行券的發行量一旦超過足值金屬本位幣客觀需要量,單位銀行券就會貶值,物價上漲。

  [例]流通中貨幣需要量1000億,發行銀行券2000億,則單位銀行券只能代表其所規定的含金量半進行流通,即:

  單位銀行券所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1000/2000=1/2

  【例】2008(2005)單選

  56.馬克思揭示的貨幣必要量規律,是以(B)為基礎的。

  A.價值規律

  B.勞動價值論

  C.現金余額學說

  D.貨幣需求

   2010經濟師VIP保過班開始招生   

   2009年經濟師考試真題及答案交流專題 

   環球網校2010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