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級金融》輔導:貨幣與貨幣流通(1)


第一節 貨幣的形態的發展演變
貨幣起源于商品,是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種形式:商品貨幣、代用貨幣和信用貨幣。
第一節 貨幣的形態的發展演變
一、商品貨幣(掌握概念、形式、特征)
商品貨幣是兼具貨幣與商品雙重身份的貨幣。
在人類歷史上,牲畜、鹽、茶葉、皮革、酒、貝殼、銅、鐵、銀、金等都充當過貨幣。
早期的實物貨幣存在實物笨重、攜帶不便、難以分割、質地不一、易遭損失等缺點。
第一節 貨幣的形態的發展演變
后來實物貨幣逐漸穩定地由金、銀、銅等金屬貨幣擔當。
其主要特點是:普遍可接受性;價值穩定性;價值均質可分性;輕便和易攜帶性。
商品作為足值貨幣有以下特征: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1、本身具有十足的內在價值
2、在與其他商品交換時,是一種內在價值的等量交換。即其內在價值量的大小來決定交換的比例。
二、代用貨幣(掌握概念、形式、特征)
代用貨幣是代表實質貨幣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一般指由政府或銀行發行的紙幣或銀行券,代替金屬貨幣在流通領域中流通。
紙制的貨幣憑證,能在市面流通,被人們普遍接受。
有十足的金銀等貴金融貨幣作為保證,可自由地用代用貨幣向發證機關兌換成實物貨幣,如金、銀等。
第一節 貨幣的形態的發展演變
印制成本較低,避免了金屬貨幣在流通中的磨損和有意切割;降低了運送的成本和風險。
易偽造和損壞。
以貴金屬作為保證和準備金,跟不上日益擴大的商品生產和流通的需要。
例:經濟發展與貴金屬:簡單測算
WB(1990):全球GDP:20000億美元;設1/4流通,另 ¼保值,共需1萬億美元。
全世界黃金到1986年是30億盎司,用作貨幣用途的為2/3,為20.36億盎司。
黃金只能滿足貨幣需求的7%左右。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