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卷及參考答案(8)
城市綠化
滿分100分 時限12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30分鐘,作答90分鐘。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給出的“申論要求”作答。
二、資料
1.在第五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廣州率先提出“林帶+林區+園林”、“空地+租地+產業”建設模式,以“植物生態群落化”創新城市綠化的新理念。
從2003年開展“青山綠地、碧水藍天”工程以來,廣州同步發展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創新城市林業建設模式和培植方式。廣州市提出在交通干道、江河兩旁建設林帶,近郊建設大面積森林片區,中心鎮村建設新農村綠色家園,在城市中心區建設園林綠化景觀綠地。在解決大城市綠化用地緊張方面,廣州又探索出高效“新路”:將空地綠化、租地綠化同引導農民發展花卉苗木產業相結合,實行“空地+租地+產業”的發展方式。城區及周邊的丟荒地和閑置地,利用經濟杠桿激勵人們建設生態景觀片林;主干道兩旁容易受污染的敏感區,由政府規劃,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農民和個體經營業主以租地的形式種植非食用綠化苗木。這種兼顧城市生態功能、景觀功能需要,又減少政府投入,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形成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贏”的局面,探索出政府引導、企業投資、農民受益、城市增綠的模式。
2.由于城區現有公園綠地分布不均,不少市民呼吁海口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增加公共綠地建設,改善綠地西北多東南少的局面。
據了解,城區綠地分布不均,是海口當前綠地建設存在的一大問題。
目前,海口西北部的公園綠地集中,分布著濱海公園、萬綠園、金牛嶺公園、西海岸帶狀公園及熱帶海洋世界等眾多公園,面積達353.62公頃。在海口東部、南部等人口密集的老城區,街邊綠地偏少甚至沒有,主要公園綠地只有人民公園,面積僅24.87公頃。海甸島東部開發區、金盤開發區等地區基本沒有大的公園分布。
以位于海口東部的瓊山區為例,府城地區居住著25萬人口,卻僅有1個3000多平方米的公共公園——三角公園,街邊綠地十分缺乏,市民享有的綠地空間非常稀少。
海口市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園林綠地確實還不能完全滿足海口市民的需求。由于海口舊城區大部分都是商業住宅用地,綠化用地缺乏是造成目前舊城區綠地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角公園位于府城鎮中心地區,是府城居民日常休閑的重要公共場所。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府城地區只有三角公園1個公園,平時匯集了眾多人流和車流。由于公園空間狹小,公園管理面臨著衛生狀況差、人滿為患等問題。
“希望府城地區能多建大公園和街邊小公園,給府城居民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休閑環境。”李先生表示。海口老城區不少老年市民反映,街邊公共綠地離家較遠,給早鍛煉和晚散步帶來不便。
目前,海口市街心街邊小公園建設與城市綠化建設需要差距較大。根據規劃,未來5年內,海口將新增鳳翔公園、紅城湖公園等10個公園和100個街邊綠地。對此市民呼吁,新建公園綠地應注意均衡分布,滿足不同城區的市民需求。
3.隨著天氣轉暖,鞍山市綠化工作全面啟動。二一九公園綠化帶內的草坪又被“拿下”,人們疑惑,起下好端端的草坪,又要做何“整容術”?
這些年,鞍山市的城市綠化變化很大,不但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對改善城市景觀、提高空氣質量起到了助推作用。然而,一些美景“保質期”不長,常常是去年種今年挖,群眾對此頗有微詞。
4.近年來,一些城市每年數十幢、上百幢高層建筑拔地而起,然而,與城市“高度”未能同步的是城市的“綠度”,即高層建筑的垂直綠化,成為城市新問題——在高空已逐漸為城市人重要活動空間的今天,綠意的缺失,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垂直綠化的好處有很多。聯合國環境署的一項研究表明,有綠化的屋頂,室內溫度夏天可以降低2~5攝氏度,冬天可以提高2~5攝氏度。經過綠化的屋頂能吸收空氣中30%的粉塵,吸收并儲存6%的雨水。如果一個城市的屋頂綠化率達到70%以上,城市上空二氧化硫含量將下降80%,“熱島效應”會徹底消失。
垂直綠化在技術上已無障礙。南京市園林局總工程師陳雷等老師指出,風力大影響植物生長、有高空安全隱患、屋頂滲漏,這些制約因素其實早已不是理由。常州、宿遷等地已將“垂直綠化”納入城市綠化實事工程而啟動。而在南京,全身爬滿綠油油的爬山虎的南京大學北大樓,一直就是著名學府的標志性景觀。
很多城市綠化工作者提出,相對于國外,江蘇省垂直綠化步伐滯后。當務之急,是制定政策,強制新建樓房實現垂直綠化,從源頭上止住屋頂空間閑置。其次,政府在推動垂直綠化之初,有必要給予一定補貼,形成多方投入機制。
與垂直綠化主要受到觀念、機制束縛而未能起步不同,小區綠化,更多的是因遭受“人禍”而縮水、貶值。
按國家有關規定,新區住宅建設的綠地率不低于30%,舊區不低于25%,同時綠地還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但現實狀況是,開發商按規范要求將綠化進行到底的實在不多。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為防范房產商搞虛假“綠化率”,避免新小區綠地規劃與實際不符,北京、昆明、蘭州等城市已經開始實行一種“綠色圖章制度”,讓綠地率成為工程施工、竣工的通行證。
而在老小區,綠化少、樹木管理不到位是普遍現象。一位園林老師告訴記者,其實,老小區綠地在整個城市綠化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且多數樹木樹齡長、樹型大,綠化效果好。少死掉一棵大樹,就等于間接多種了許多棵小樹。老小區綠地“無人管”的局面,不應該繼續下去了。
5.近年來,廣州市天河區認真貫徹落實《綠化管理條例》,大力組織開展“青山綠地工程”,中心城區網絡化、立體化、群落化的生態綠化格局基本形成,主要表現在:一是大力推進天橋、高架橋綠化,營造空中花廊,改善天橋景觀,豐富城市色彩。二是全面鋪開天河路、馬場路、金穗路等城市主干道綠化升級改造工作。三是推進珠江兩岸景觀工程,建設臨江大道沿江綠化帶,營造了風光綺麗的珠江風景旅游河段。四是配合河涌截污,推進河涌兩岸綠化整治,如沙河涌沿線已建起可供市民漫步的綠色岸線。五是大力推進城市公園和綠化廣場建設,加快社區綠化建設。六是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活動中,共投資1000萬元,整治73處臟亂差,復綠59248平方米,公共綠地基本上無黃土裸露,閑置邊角地能及時復綠。
但廣州市天河區在實施《綠化管理條例》中存在薄弱環節,離市民的要求尚有差距。如城市綠化規劃相對滯后且更改過于頻繁,一些城市干道兩側反復建設施工,造成被動砍伐、遷移樹木和毀綠情況較多,在城區中心地段難見大樹;綠化管理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有的建設單位和開發商擅自將規劃的綠地改變性質,或由臨時占用變為長期占用,造成綠化面積減少;天河區在建或已建成的森林公園(含原村公園),多屬集體用地,沒有規劃紅線,因此在配套設施報建和招投標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由于管理與執法分屬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和城市綜合執法部門,相互間的協調還不夠,對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理不夠及時。
6.很多市民反映,廣州市綠化的嶺南特色不夠明顯,城區主干道兩旁外來植物占較大比例,而且鮮花的品種和數量比較少,與華南地區的物種資源豐富性、與“花城”美譽不相稱,嶺南特色未能充分顯現,社區的綠化建設缺乏精細及特色。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是樹立規劃先行意識,加強綠化規劃前瞻性。在組織編制城市綠化規劃時,要依法將綠化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按照中長期目標,分步實現,避免隨意修規。
二是進一步加強管理,促進城市綠化工作持續發展。園林綠化等部門要加強對建設工程項目綠化用地的監管工作,對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的綠化規劃和建設,要切實擔負起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的責任。
三是加強協調,加快公園建設。區政府要協調處理好龍洞公園等“青山綠地工程”項目,積極研究解決辦法,妥善解決公園的配套設施建設問題,加快公園建設。
四是加大對園林綠化管養經費的投入。建議區政府對原村改制公司無償提供土地、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園(含森林公園)所需的管養經費進行調查研究,切實解決管養經費不足問題,減輕村改制公司的經濟負擔。
五是進一步理順管理與執法關系,加強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配合。要積極探索管理和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建立溝通平臺,實現管理和執法的協調,防止管理和執法脫節,推動全區園林綠化工作有序發展。
六是豐富植物種類,凸顯嶺南特色。樹種選擇要適應本土要求,盡量鄉土化,形成本地特色、個性和風格,綠化與美化相得益彰。此外,適當種植花卉植物,重視樓宇間和墻角等空間綠化建設,進一步美化我區城市環境。
7.山東蒙陰縣縣城南的劉洪公園,又新栽植了銀杏、法桐等各類綠化苗木300多萬株,成為該縣縣城的又一處綠色生態樂園。
該縣以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出發點,全面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初步建成了街道整潔、景觀優美、山清水秀的城區生態系統,使整個城區成為空氣清新的“城市綠色氧吧”。
2009年,山東蒙陰縣結合正在開展的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把植樹造林的重點放在了公園的綠化建設中,以汶溪公園和劉洪公園為主,配合進行街頭綠地、花園式單位和花園式小區的綠地建設和綠化補植,整個工程總投資8577 萬元,新栽植銀杏、法桐等各類綠化苗木400多萬株。
該縣還從提升城市品位和整體形象入手,高起點規劃設計城區的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在綠地布局上,以周邊山體自然神態和人工景觀為依托,以城市道路、河流兩岸堤路的綠化為紐帶,構成了“點、線、面”結合的綠化體系。在園林綠化上,精心布置一街一品,一路一景,一園一韻的局部景觀,先后完成了一批單位庭院綠化,以及南環路、汶河北路等九條道路和兩大公園的綠化建設。
據悉,目前,該縣的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04.35公頃,綠化覆蓋率35%,公共綠地面積達到了125.6公頃,人均11.02平方米。
8.2009年4月16日上午,福建省莆田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勝在檢查城市綠化建設工作時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以創新的思維和超前的眼光,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嚴要求管理,千方百計增加城市綠量,共同建設我們的綠色家園,努力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據悉,2009年莆田市城市園林綠化重點項目計劃投資3.6億元,新增公園綠地265公頃,道路綠化25公里。2009年以來,全市緊緊抓住植樹的黃金季節,大力開展園林綠化工作,至4月份,已完成綠化投資4000多萬元,種植了香樟、木棉、美人樹、盆架木等大喬木共9000多株、花灌木13萬株。
張國勝在檢查中充分肯定了2009年以來城市綠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并就進一步加快城市綠化建設工作提出要求。他說,森林是城市的“肺”。做好城市綠化美化是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推進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突出城市個性、彰顯城市特色、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因此,各部門、各單位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充分認識搞好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城市綠化工作整體水平。
5.近年來,廣州市天河區認真貫徹落實《綠化管理條例》,大力組織開展“青山綠地工程”,中心城區網絡化、立體化、群落化的生態綠化格局基本形成,主要表現在:一是大力推進天橋、高架橋綠化,營造空中花廊,改善天橋景觀,豐富城市色彩。二是全面鋪開天河路、馬場路、金穗路等城市主干道綠化升級改造工作。三是推進珠江兩岸景觀工程,建設臨江大道沿江綠化帶,營造了風光綺麗的珠江風景旅游河段。四是配合河涌截污,推進河涌兩岸綠化整治,如沙河涌沿線已建起可供市民漫步的綠色岸線。五是大力推進城市公園和綠化廣場建設,加快社區綠化建設。六是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活動中,共投資1000萬元,整治73處臟亂差,復綠59248平方米,公共綠地基本上無黃土裸露,閑置邊角地能及時復綠。
但廣州市天河區在實施《綠化管理條例》中存在薄弱環節,離市民的要求尚有差距。如城市綠化規劃相對滯后且更改過于頻繁,一些城市干道兩側反復建設施工,造成被動砍伐、遷移樹木和毀綠情況較多,在城區中心地段難見大樹;綠化管理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有的建設單位和開發商擅自將規劃的綠地改變性質,或由臨時占用變為長期占用,造成綠化面積減少;天河區在建或已建成的森林公園(含原村公園),多屬集體用地,沒有規劃紅線,因此在配套設施報建和招投標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由于管理與執法分屬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和城市綜合執法部門,相互間的協調還不夠,對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理不夠及時。
6.很多市民反映,廣州市綠化的嶺南特色不夠明顯,城區主干道兩旁外來植物占較大比例,而且鮮花的品種和數量比較少,與華南地區的物種資源豐富性、與“花城”美譽不相稱,嶺南特色未能充分顯現,社區的綠化建設缺乏精細及特色。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是樹立規劃先行意識,加強綠化規劃前瞻性。在組織編制城市綠化規劃時,要依法將綠化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按照中長期目標,分步實現,避免隨意修規。
二是進一步加強管理,促進城市綠化工作持續發展。園林綠化等部門要加強對建設工程項目綠化用地的監管工作,對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的綠化規劃和建設,要切實擔負起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的責任。
三是加強協調,加快公園建設。區政府要協調處理好龍洞公園等“青山綠地工程”項目,積極研究解決辦法,妥善解決公園的配套設施建設問題,加快公園建設。
四是加大對園林綠化管養經費的投入。建議區政府對原村改制公司無償提供土地、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園(含森林公園)所需的管養經費進行調查研究,切實解決管養經費不足問題,減輕村改制公司的經濟負擔。
五是進一步理順管理與執法關系,加強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配合。要積極探索管理和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建立溝通平臺,實現管理和執法的協調,防止管理和執法脫節,推動全區園林綠化工作有序發展。
六是豐富植物種類,凸顯嶺南特色。樹種選擇要適應本土要求,盡量鄉土化,形成本地特色、個性和風格,綠化與美化相得益彰。此外,適當種植花卉植物,重視樓宇間和墻角等空間綠化建設,進一步美化我區城市環境。
7.山東蒙陰縣縣城南的劉洪公園,又新栽植了銀杏、法桐等各類綠化苗木300多萬株,成為該縣縣城的又一處綠色生態樂園。
該縣以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出發點,全面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初步建成了街道整潔、景觀優美、山清水秀的城區生態系統,使整個城區成為空氣清新的“城市綠色氧吧”。
2009年,山東蒙陰縣結合正在開展的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把植樹造林的重點放在了公園的綠化建設中,以汶溪公園和劉洪公園為主,配合進行街頭綠地、花園式單位和花園式小區的綠地建設和綠化補植,整個工程總投資8577 萬元,新栽植銀杏、法桐等各類綠化苗木400多萬株。
該縣還從提升城市品位和整體形象入手,高起點規劃設計城區的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在綠地布局上,以周邊山體自然神態和人工景觀為依托,以城市道路、河流兩岸堤路的綠化為紐帶,構成了“點、線、面”結合的綠化體系。在園林綠化上,精心布置一街一品,一路一景,一園一韻的局部景觀,先后完成了一批單位庭院綠化,以及南環路、汶河北路等九條道路和兩大公園的綠化建設。
據悉,目前,該縣的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04.35公頃,綠化覆蓋率35%,公共綠地面積達到了125.6公頃,人均11.02平方米。
8.2009年4月16日上午,福建省莆田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勝在檢查城市綠化建設工作時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以創新的思維和超前的眼光,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嚴要求管理,千方百計增加城市綠量,共同建設我們的綠色家園,努力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據悉,2009年莆田市城市園林綠化重點項目計劃投資3.6億元,新增公園綠地265公頃,道路綠化25公里。2009年以來,全市緊緊抓住植樹的黃金季節,大力開展園林綠化工作,至4月份,已完成綠化投資4000多萬元,種植了香樟、木棉、美人樹、盆架木等大喬木共9000多株、花灌木13萬株。
張國勝在檢查中充分肯定了2009年以來城市綠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并就進一步加快城市綠化建設工作提出要求。他說,森林是城市的“肺”。做好城市綠化美化是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推進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突出城市個性、彰顯城市特色、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因此,各部門、各單位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充分認識搞好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城市綠化工作整體水平。
參考答案
1.答案提示
第一,城區現有公園綠地分布不均,綠地建設規劃不足、不科學,綠化管理工作不到位。
第二,城市垂直綠化未起步或剛剛起步,綠化觀念急需改進和轉變。
第三,有些城市綠化量不夠、不能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第四,現有綠地樹種存在結構問題,樹種單一、常綠樹種少、鄉土樹種比例低。
2.答案提示
首先,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城市綠地定額指標,結合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城市性質、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依據生態學要求和人類住、行要求與精神需求,確定不同城市的綠地定額指標。
其次,城市綠地系統應采用“斑塊—廊道—基質”相結合的環網式的布局,使綠地斑塊均勻化、立體化分布,構成“公園—小游園—居住區綠地—單位綠地”的綠地斑塊層次結構。
第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城市綠地系統屬于人工生態系統為主,人工和自然相結合的生態系統,充分保護原有林地、濕地、水系。
第四,保持城市綠色景觀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異質性,根據全光照環境、蔭蔽環境、半日照環境等,需要選配不同的植物進行種植。
第五,保持城市綠地系統水平生態過程和垂直生態過程的連續性,發展陽臺綠化、垂直綠化、屋頂綠化,豐富垂直綠化景觀,提高垂直生態過程的連續性。
第六,增強生態意識并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城市建設者和生態學家應加大對生態文明的宣傳力度,使公眾明白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根源上抑制侵占綠地現象的發生。
3.答案提示
建設首善之區 提升城市綠化管理水平
綠地作為城市的“肺”,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具有自凈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景觀、改善人居環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減輕或消除城市熱島效應、凈化大氣環境、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礎設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審美意識、道德情操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城市森林成為城市文化品位與文明素養的標志。
世界各國在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中都十分重視城市綠地,把綠化作為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聯合國生物圈與環境組織就首都城市提出了“城市綠化面積達到人均60平方米,為最佳居住環境”的標準后,不少國家的城市紛紛進行園林綠地建設,使人、建筑、城市、自然融為一體。新加坡城市規劃要求綠地面積占城市住房面積的65%,基本上是“兩分綠地,一分房屋”。日本東京采用大廈屋頂的現代庭園綠化,大樓間庭園綠化,通道、天臺綠化,垂直綠化,室內綠化,形成具有獨特風貌和藝術風格的空中花園。近年來,我國城市綠化發展較快,但是總體上看,城市人均公共綠地仍較少。而且城市綠化尚有誤區:一是普遍重草輕樹,一些城市熱衷于大種草坪,尤其在新建的廣場中草多樹少。二是綠地設計貧乏,樣式單調;重視外來樹種,輕視本地樹種,綠地失去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有的城市不惜工本,大搞“大樹進城”,到農村和山區購買大樹,移植進城,結果死亡率超過70%,既沒有增加城市綠色,又破壞了山區和農村的生態。
城市綠化必須摒棄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樹栽樹”等大挖大填和斧鑿痕跡,真正實現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
其一,找到經濟、生態和居民生活三者共贏的平衡點。許多城市注重景觀效果,偏重快速郁閉成型的造林綠化方法,樹種單調、徑級較大、規格近似,群落結構比較單一,穩定性和抗逆性較差,管護難度較大;草地和一些引進樹種,投入成本高,管理維護費用大,還不能很好地凸顯綠化的功能。筆者認為,城市綠化要注重生態適應性,確保樹種的成活率和壽命;要注重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科學選擇運用樹種,發揮樹木觀花、遮陽、環保、引導行人和車輛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愿望,提高生活環境的舒適度;要重視發展鄉土樹種,充分體現一個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
其二,提高綠化用地空間利用效率。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變“高”了,綠地卻變“矮”了。一方面是造盆景式的所謂“精品”,另一方面許多樹木被人為截干,甚至一些成片造林的空曠地樹木也被習慣性地截冠修剪。結果不僅導致高額的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而且經常發生病蟲害。有些地方綠化建設改善環境的功能沒有提高,反而成為負擔。事實上,我國適合城市綠化而又樹體高大、冠形良好的喬木品種十分豐富。
其三,建設城鄉一體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我國絕大部分城市至今維持著城鄉綠地“二元分治”的管理體制,隨著國家對城市用地規模擴張實施越來越嚴格的控制政策,政府部門有必要將城鄉一體的生態綠地系統建設擺上日程。系統規劃應該做到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完善統一,使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同優化,建設具有持續發展活力的城鄉一體化生態型城市。
最新資訊
- 2026國考申論沖刺必備:考前模擬題匯總2025-11-14
- 2026國考申論考前備考:模擬題免費下載2025-11-11
- 2026年行測國考模擬題下載指南:高效備考的必備資源2025-09-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三 )免費下載2024-10-12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二 )2024-10-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一 )2024-10-11
- 2024國考備考:全國“兩會”熱點模擬題(免費下載)2024-09-26
- 習題分享!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練習題2024-09-04
- 點擊查看!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題2024-01-11
- 2025年國考行測例題:邏輯思維與智力測試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