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0年《初級金融》:貨幣與貨幣流通(1)

2010年《初級金融》:貨幣與貨幣流通(1)

更新時間:2010-05-25 10:43:50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第一節 貨幣的形態的發展演變

  一、商品貨幣(掌握概念、形式、特征)

  商品貨幣是兼具貨幣與商品雙重身份的貨幣。

  在人類歷史上,牲畜、鹽、茶葉、皮革、酒、貝殼、銅、鐵、銀、金等都充當過貨幣。

  早期的實物貨幣存在實物笨重、攜帶不便、難以分割、質地不一、易遭損失等缺點。

  后來實物貨幣逐漸穩定地由金、銀、銅等金屬貨幣擔當。

  其主要特點是:普遍可接受性;價值穩定性;價值均質可分性;輕便和易攜帶性。

  商品作為足值貨幣有以下特征: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1、本身具有十足的內在價值

  2、在與其他商品交換時,是一種內在價值的等量交換。即其內在價值量的大小來決定交換的比例。

  二、代用貨幣(掌握概念、形式、特征)

  代用貨幣是代表實質貨幣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一般指由政府或銀行發行的紙幣或銀行券,代替金屬貨幣在流通領域中流通。

  紙制的貨幣憑證,能在市面流通,被人們普遍接受。

  有十足的金銀等貴金融貨幣作為保證,可自由地用代用貨幣向發證機關兌換成實物貨幣,如金、銀等。

  印制成本較低,避免了金屬貨幣在流通中的磨損和有意切割;降低了運送的成本和風險。

  易偽造和損壞。

  以貴金屬作為保證和準備金,跟不上日益擴大的商品生產和流通的需要。

  例:經濟發展與貴金屬:簡單測算

  WB(1990):全球GDP:20000億美元;設1/4流通,另 ¼保值,共需1萬億美元。

  全世界黃金到1986年是30億盎司,用作貨幣用途的為2/3,為20.36億盎司。

  黃金只能滿足貨幣需求的7%左右。

  三、信用貨幣(掌握概念、形式、特征)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為保證,通過一定信用程序發行的,充當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的貨幣形態,是貨幣的現代形態。

  1、信用貨幣的產生

  信用貨幣是金屬貨幣制崩潰的結果。

  隨著經濟發展,各種信用形式的發展(銀行、家、商業信用等)

  與貴金屬貨幣脫離關系,不可兌換貴金屬貨幣。

  由一國政府或金融當局發行并提供信用保證,但發行量須控制在經濟發展需要的限度內。

  其本身價值遠遠低于所代表的貨幣價值,所代表的貨幣價值可能發生貶值或升值。

  信用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媒介須有兩個條件:

  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

  人們對該貨幣抱有信心。

   2010經濟師VIP保過班開始招生   

   2009年經濟師考試真題及答案交流專題 

   環球網校2010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