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腫瘤的病因


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腫瘤的病因
腫瘤的病因主要包括致癌因素與促癌因素兩大類。致癌因素為致癌所必需,但并非必然致癌,尚需促癌因素存在,而個體是否致癌還與致癌因素對機體作用的持續時間和機體本身的反應性、保護性等有密切關系。從病因來源致癌因素可分為內源性與外源性,后者以化學性為主(70%~80%),物理性 (X-ray、紫外線)、生物性(寄生蟲、病毒)占10%~20%。
(一)生活習慣性
1.吸煙:肺癌。
2.霉變食物:其中黃曲霉素可致肝癌,還可致腎、胃、結腸腺癌有關。
3.酗酒:與肝癌密切相關。
4.亞硝胺類:食管癌、胃癌、肝癌。
(二)職業性及環境污染
1.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陰囊皮膚癌、肺癌。
2.氨基偶氮類:膀胱癌、肝癌。
3.烷化劑:肺癌、造血器官腫瘤。
(三)醫源性 由治療藥物及醫療措施所致人類癌癥者稱醫源性致癌因素,包括X-ray、放射性核素、抗癌藥物、免疫抑制劑、激素、甚至解熱鎮痛藥 (非那西丁)、砷劑等。
(四)天然
1.物理因素:電離輻射、紫外線及其他(石棉纖維、滑石粉);
2.病原微生物:EB病毒可致鼻咽癌;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相關。寄生蟲因素包括姜片蟲可致膽管細胞腫瘤;血吸蟲與膀胱癌有關;日本血吸蟲病對大腸癌具促癌作用。真菌及其毒素如黃曲霉素和植物蘇鐵素可致肝癌。
(五)內源性
1.內分泌因素: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激素水平異常是腫瘤誘發因素之一,動物實驗己證實激素能誘發卵巢、宮體、宮頸、陰道、乳腺、睪丸、甲狀腺的腫瘤。
2.免疫因素: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易發生惡性腫瘤。
3.遺傳因素: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現為遺傳易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六)慢性刺激與創傷。
腫瘤發生的內在因素有(ABC):A遺傳因素 B內分泌因素 C免疫因素 D精神因素 E環境因素
各種化學致癌物中致癌譜廣、致痛力強的是(E):A多環碳氫化合物 B芳香胺類 C氨基偶氮染料 D霉菌毒素 E硝胺
更多信息訪問:內科主治醫師考試頻道 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論壇 衛生職稱博客圈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