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理論與實務》:內部控制及其測評(6)


【2005年試題】
確定符合性測試的抽查范圍時。可選擇的方法是:
A.實地觀察法 B.證據檢查法
C.經驗估計法 D.重復執行法
【答案】C
【解析】經驗估計法,即憑經驗按業務活動執行的次數多少來估計應該抽查的業務量。
內部控制測試的方法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檢查文件資料
指審計人員在檢查與某些業務有關的原始憑證和其他文件時.沿著這些憑證和文件上所留下的業務處理蹤跡進行跟蹤審查,以判斷業務處理過程中有關的控制措施是否均被認真執行。
詢問
審計人員為了了解被審計單位各項業務操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而向有關人員詢問某些業務執行的情況。
實地觀察
指審計人員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親臨現場觀察有關人員執行業務的狀況,以判明業務處理程序是否遵循了內部控制的規定。為了盡量避免人為干擾.確保觀察結論的客觀真實性。審計人員不應以一次觀察的結果作為結論.而應選擇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多次觀察,并且應盡可能地采用突擊的方式進行觀察。
重復執行
指審計人員按照被審計單位所規定的內部控制程序,選擇若干筆業務獨立地重新執行一遍,以復核驗證與該業務有關的控制手續的遵循情況。
4.對內部控制進行再評價
對內部控制的總體評價,是指在初評的基礎上,根據內部控制測試的結果對控制風險水平作出進一步評價。以確定完成審計工作所需執行的實質性測試的范圍和重點。
所謂控制風險,是指內部控制未能及時預防或發現經濟業務中的某些重要錯誤或不法行為,致使會計報表失真的可能性。
控制風險的水平,可以用高、中、低的概念來表示,也可以將控制風險量化為百分J比來表示。內部控制越有效,控制風險就越低。 I
低控制風險表明內部控制健全且執行情況良好,在測試檢查有關的經濟業務和會計資料時,未發現任何差錯或差錯的發生率很低。因此.審計人員可以較多地依賴、利用內部控制,并相應減少實質性測試的數量和范圍。
中等控制風險表明內部控制比較健全尚存在著一定的薄弱環節或缺陷。在測試檢查有關的業務活動時.發現有一定程度的差錯。因此,審計人員應有保留地信賴該企業的內部控制。為減少審計風險.應擴大實質性測試的深度和廣度.適當增加會計報表項目檢查的數量和范圍。
高控制風險表明內部控制設置極不健全.或雖設計了良好的內部控制,卻未于有效執行,從而導致經濟業務和會計資料大部分失控。在測試檢查有關的業務活動時,差錯發生率很高。因此,審計人員無法信賴該單位的內部控制。此時,審計人員通常要對經濟業務和會計報表項目實施較為詳細的實質性測試,以獲得支持審計結論的足夠證據。
2010年審計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