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輔導:發散風熱藥(2)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輔導:發散風熱藥(2)
4.桑葉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應用]外感風熱、頭痛咳嗽,肺熱燥咳,肝經實熱或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多淚。桑葉蜜炙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
5.菊花
[性味歸經]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應用]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之發熱、頭痛,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肝風頭痛及肝陽上亢頭痛、眩暈、驚風,疔瘡腫毒
[比較]桑葉與菊花
共同點:入肺、肝經,能散風熱、平肝陽、清肝明目。
不同點:桑葉長于散風熱,并能潤肺;菊花長于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6. 蔓荊子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應用]外感風熱所致的頭昏頭痛及偏頭痛,風熱上擾所致的目赤腫痛。
7.柴胡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肝、膽經。
[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還可退熱截瘧。
[應用]傷寒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肝氣都結之脅脅脹痛、月經不調;氣虛下陷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等。和解退熱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
8.升麻
[功效]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陽舉陷。
[應用]外感表證;麻疹不透,齒痛口瘡、咽喉腫痛,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以及氣虛不能攝血的崩漏不止等。
9. 葛根
[性味歸經]甘、辛,涼。歸脾、胃經。
[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應用]外感表證,麻疹初起、疹出不暢,濕熱瀉痢及脾虛泄瀉,熱病口渴及陰虛消渴。退熱生津宜生用,升陽止瀉宜煨用。
10 淡豆豉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郁熱。
-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輔導:發散風熱藥(1)
-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輔導:發散風熱藥(3)
- 2010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簡介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三大變革
- 2010醫師課程更新進度(3月29日)
- 2010醫師考試時間9月11~12日
更多信息訪問: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頻道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