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財稅預習》輔導:稅收原理(6)


二、稅制要素
(一)稅制、稅法與稅制結構
稅制是一個歷史的、財政的范疇,是國家財政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處理稅收分配關系的規范
廣義稅制:是稅收各種法律制度的總稱。
狹義稅制:是稅收法律制度,主要是從稅政管理的角度來研究稅制。
稅制結構:一個國家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稅收制度的結構體系,即各稅類、稅種、稅制要素等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構成的稅制體系。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二)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
1、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納稅人(誰納稅)、征稅對象(對什么征稅)和稅率(征多少)
(1)納稅人?稅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它規定了稅款的直接承擔者。
代扣代繳義務人是按照稅法的規定,附有代扣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目的是為了實行
源泉控制,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2)征稅對象?征稅客體,指對什么課稅,即國家征稅的目的物。
征稅對象規定了每一種稅的征稅界限,是一種稅區別于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
每一種稅一般都有特定的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可以從質和量兩方面進行劃分:
質的具體化是征稅范圍和稅目;
量的具體化是計稅依據和計稅單位。
具體概念:
①征稅范圍。課稅范圍,是指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的具體內容或范圍,即課征稅收的界限,凡是列入征稅范圍的,都應征稅
②稅類??國家稅收制度中的稅收類別的簡稱。
③稅種??是國家稅收制度中的稅收種別的簡稱。
④稅目??是稅法規定應征稅的具體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體現了征稅的廣度。
⑤計稅依據??計算應納稅額所依據的標準。一般來說,從價計算的稅收以計稅金額為計稅依據,計稅金額是指征稅對象的數量乘以計稅價格的數額;從量計征的稅收以征稅對象的重量、容積、體積、數量為計稅依據。
⑥計稅標準??一是指劃分課稅對象適用稅目稅率所依據的標準;
二是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與計稅依據同義。
⑦稅基?????征稅的客觀基礎。中義的稅基稱為課稅對象;狹義稅基稱為計稅依據。
⑧稅源?????稅收的源泉,即稅收最終出處,從根本上講,稅源來自當年創造的社會剩余產品。
(3)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之間的法定比例,是計算稅額和稅收負擔的尺度,體現征稅的程度,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是稅收制度中最活躍、最有力的因素。
【例題14:08年單選】在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中,體現征稅程度的是( )。
A.納稅人 B.征稅對象
C.稅率 D.計稅依據
【答案】C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