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級工商管理》預習講義:第九講(1)


一、生產控制
(一)概念:
指為保證生產計劃目標實現對企業的生產活動全過程的檢查、監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調節的系列活動。
廣義:指從生產準備開始到進行生產、直到成品出產入庫為止的全過程的全面控制。包括計劃安排、生產進度控制、庫存控制、質量控制、成本控制。
狹義:指對生產進度控制,又稱生產作業控制。
(二)基本程序
包括三個階段:測量比較、控制決策、實施執行,但也可把制定標準作為基本程序之一。四個程序如下:
1.確定控制標準:可用實物量也可用貨幣量表示。制定標準的方法有以下4種:
1)類比法:參照本企業的歷史水平或同行業的先進水平制訂。簡單易行,比較客觀。
2)分解法:把企業層的指標按部門和產品層層分解為一個個小指標,作為每個生產單元的控制目標。這種方法在成本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3)定額法:對某些消耗規定標準,包括勞動消耗和材料消耗定額。
4)標準化法:根據權威機構制訂的標準作為自己的控制標準。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行業標準。
2.根據標準檢驗實際執行情況
測定生產實際成果并與控制標準作對比,發現偏差(偏差=目標值-實際值,正偏差表示目標值大于實際值,負偏差表示實際值大于目標值)。對于產量、利潤、勞動生產率,正偏差表示沒有達標;對于成本、工時消耗等目標,正偏差表示優于控制標準。
3.控制決策:根據產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糾正偏差的措施。包括分析原因、擬定措施、對措施效果做預期分析三個步驟。
4.實施執行:這是控制程序的最后一步,執行情況直接影響控制效果。
例:生產作業控制中,產量和利潤具有正偏差則表明( )。
A.目標值大于實際值 B實際值大于目標值 C沒有達標 D實際優于標準
答AC。
例:生產控制中的定額法主要指對( )消耗規定標準。
A.勞動 B材料 C時間 D資金
答AB。
(三)生產控制的方式
1.事后控制:把本期生產結果與期初計劃相比較,找出差距提出措施,在下一期的生產活動中實施控制。這屬于反饋控制,重點是下一期生產活動。優點是方法簡便、工作量小、費用低。缺點是“事后”,本期損失無法挽回。所以要提高控制質量需做到三點:資料完整、客觀分析、措施可行。
2.事中控制:通過作業現場獲取信息,實時監控,發現偏差,及時采取措施。控制重點是當前的生產過程。在全面質量管理中廣泛應用。優點:“實時”控制,保證本期計劃如期完成。缺點:控制費用較高。提高控制質量要做到以下幾點:完整準確而實時的統計資料、高效的信息處理系統、決策迅速執行有力。
3.事前控制:在本期活動開始前,根據上期生產的實際成果及對影響本期生產的各種因素所作的預測,制訂方案調整輸入參數確保最后完成計劃。屬于前饋控制。控制的重點是在事前的計劃與執行中有關影響因素的預測上。
例:( )在全面質量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事中控制 D反饋控制 E前饋控制
例:生產控制方法中,事后控制的重點是( )。
A.本期生產活動 B下期生產活動 C計劃與執行中的影響因素 D當前活動
環球網校2011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