慪氣棄學創業“失蹤”4年賺百萬卻沒勇氣回家


兒啊,亂花錢是不對的。(設計臺詞)我自己掙,賺不到錢就不回家。(設計臺詞)
當張成夫婦再次見到張默(化名)的時候,不敢相信眼前這個穿著西裝、皮鞋锃亮的小老板就是他們日思夜想的兒子。4年前,還在讀大學的張默因為花錢問題和父母慪氣從合川老家出走。幾年不見,張默現在已經是楊家坪某餐館的老板,身家百萬。上周,張默在本報企業QQ上袒露了自己的故事。
躲避:為小事慪氣棄學
尋找:父母親撲了個空
張成依然記得4年前兒子那張叛逆的臉,“我再也不會回這個家了,我要自己賺錢擺脫你們的控制。”彼時,張默站在客廳憤怒地向父母喊道。
張成說,兒子從小叛逆,七年前考上位于合川的重慶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后來在學校里耍了朋友。“張默平時不回家,打電話也是向家里要錢,一年討要了近兩萬元生活費,我和妻子曾多次要求他減少花費,但他不聽。”張成無奈地表示。
2006年10月,張默向父母要500元為女友買生日禮物,遭到拒絕,便一怒凈身出走。“他把身上的錢和銀行卡都甩在家里,大聲說自己要獨立創業,不賺到錢就不回家。”張成說,他和妻子起初以為兒子只是賭氣回了學校。兩天后,張成接到兒子大學輔導員的電話,稱張默申請退學。張成夫婦趕到學校,已不見兒子蹤影。前日,張默的大學輔導員李老師告訴記者,張默學的是金融專業,“他說自己要休學創業,我找他談過幾次,勸他讀完書之后再去創業。”李老師說。休學不成,張默再沒出現在校園里。
躲避:沒錢創業端盤子
尋找:曾經登尋人啟事
出走后,張默開始住在朋友家,尋找創業的機會,但因為沒有本錢,一切無從談起,不得不打工先解決生存問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坪大石路某餐廳當服務員。“起早貪黑給客人端盤子,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張默說,曾經養尊處優的自己開始學會遭受別人的白眼和謾罵,一度想回家向父母低頭認輸,但想起離家時發過的誓,又猶豫了。第一個月,張默只掙到了600多元。
張默告訴記者,后來他做過電腦代理,還在民企跑過銷售,接著他向朋友借了兩萬元,在涪陵開了一家面粉加工作坊,每天起早貪黑,最苦的時候三天兩夜不睡覺,只為多掙點錢,到了2008年,他賺了近10萬元。
在創業的過程中,張默曾經無數次想到要回家,有一年春節,他已經買好了回家的汽車票,但上車之前他又改變了主意。“我實在是沒有勇氣回家,我覺得自己是個很不孝順的孩子,很多時候很希望父母根本沒有養過我。”
4年間,張成夫婦從未放棄尋找兒子,他們找遍了主城區的酒店、商鋪、超市。張成告訴記者,兒子剛剛出走的那幾天,妻子經常從夢里驚醒,大喊著:“兒子說他餓了,沒錢買吃的!”為此他們甚至還登了尋人啟事,但毫無結果。
躲避:發家也無心回家
尋找:4年后找到了他
賺到錢后,張默賣掉生意正紅火的面粉加工作坊,又向朋友借了10萬元,在楊家坪直港大道開了一家餐館,生意順風順水,今年年初個人資產已有100萬。“現在我已經自己買了車,還在江北買了套房子。”張默說,生意成功后自己很想回家,但是總想到已經離家4年,很擔心父母無法接納自己。
今年9月,張成夫婦找到了解放碑較場口某商務咨詢公司,要求幫忙尋找兒子。“他們只提供了張默的照片和身份證,我們通過調查尋找,終于在楊家坪發現了張默的蹤影。”該咨詢公司的工作人員小張告訴記者。
見面后,張默看著已經兩鬢斑白的父母,泣不成聲,“爸爸,你怎么這么老了?”得知張默4年不回家是因為沒勇氣面對家人,張成哭著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傻孩子,你只是任性又不是犯了什么錯,哪用得著四年不和家人聯系啊!”
昨日,張默告訴記者,父親的話一下子解開了他的心結,覺得自己不該死要面子“硬撐”,今后,自己會好好照顧父母。
QQ調查
半數Q友認為主人公不負責任
“小張在大三時因為戀愛問題和父母產生矛盾,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外面打工創業四年不回家。近年來,大學生離家出走的報道屢見報端,總結其原因很多都是對父母教育方式不認可。你認為叛逆大學生離家出走是否應該?A.是對父母不負責任的表現,應該批評;B.父母也有責任,要客觀看待;C.離家出走也是逼迫大學生獨立生存的一種手段。”以上是本報近日在企業QQ中的投票調查。
截止到昨日下午4點左右,參與調查的221位Q友有127人選擇A,占Q友總數一半以上,有61人選擇B,而選擇C的Q友僅有33人。
QQ群聊
叛逆不可怕“玩失蹤”才可怕
“快樂QQ”:我也想過離家出走,但是家的溫暖和親人的牽掛會讓我走一圈之后無條件地返回。
“一瞬煙火”:怎么走也走不出對親人的留戀,那些已經離家出走的孩子們,現在就去給家人打個電話好嗎,哪怕只是報個平安。
“杰天”:曾經嘗試離家出走,因為父母要求太嚴格,讓我覺得有壓力,但是走出去不到一天還是回家了,因為想念媽媽做的飯?,F在我從小開始教育兒子,培養他對家人責任感的同時告訴他,家里的大門永遠向他敞開。
老師微博
雙方交流方式欠妥致矛盾激化
昨日,重慶社會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專委會主任譚剛強接受采訪時說,在這個事件中,張默和父母都有欠妥的地方。
首先,張默選擇離家出走,跟家長與他的溝通方式過于生硬有關。父母一開始無條件滿足張默的物質要求,后來又生硬地要求其糾正。家長閱歷比孩子豐富,所以當矛盾發生時應該主動尋求化解的方法,而不是慪氣,導致孩子負氣出走。
另一方面,張默出走幾年不和家里聯系,是年輕人過于任性,太顧忌自己面子的表現。其實,有類似叛逆心理的學生很多,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從家長到學校都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最新資訊
- 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理財為什么要趁早2019-09-2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專業能力備考:可保利益原則2019-09-23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7
- 理財規劃師考試基礎知識點復習:實施理財規劃方案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考試輔導: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復習:確定客戶理財目標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分項理財規劃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備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2019-09-04
- 理財規劃師考點復習:國際金融2019-09-03
- 理財規劃師基礎能力考點梳理:第1章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