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主治醫師:狼瘡性腎炎病理分型及特點
內科主治醫師:狼瘡性腎炎病理分型及特點
病理分型及特點
1.腎小球病變
以腎小球內細胞增生和浸潤、大量免疫復合物沉積、毛細血管袢節段性壞死為基本病變。
(1)I型(輕微系膜性狼瘡腎炎):大致正常,光鏡、免疫熒光、電鏡均正常。
(2)Ⅱ型(系膜增生型狼瘡腎炎):系膜細胞及基質輕度增生。
(3)Ⅲ型(局灶性狼瘡腎炎):局灶節段型,除系膜增生外,毛細血管袢亦局灶節段受累。
Ⅲ(A):活動性病變,局灶增生性狼瘡腎炎;
Ⅲ(A/C):活動性和慢性病變,局灶增生和硬化性狼瘡腎炎;
Ⅲ(C):慢性病變伴有腎小球硬化,局灶醒化性狼瘡腎炎;
(4)Ⅳ型(彌漫性狼瘡腎炎):病變彌漫而嚴重(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
Ⅳ-S(A):活動性病變,彌漫性節段性增生性狼瘡腎炎;
Ⅳ-G(A):活動性病變,彌漫性球性增生性狼瘡腎炎;
Ⅳ-S(A/C):活動性和慢性病變,彌漫性節段性增生和硬化性狼瘡腎炎;
Ⅳ-G(A/C):活動性和慢性病變,彌漫性球性增生和硬化性狼瘡腎炎;
Ⅳ-S(C):慢性病變伴有硬化,彌漫性節段性硬化性狼瘡腎炎;
Ⅳ-G(C):慢性病變伴有硬化,彌漫性球性硬化性狼瘡腎炎;
(5)Ⅴ型(膜性狼瘡腎炎):基底膜增厚同時伴系膜細胞、內皮細胞增生。
(6)Ⅵ型(嚴重硬化型狼瘡腎炎):,狼瘡性腎炎的晚期。
腎小球病變特點:① 免疫熒光呈現“滿堂亮”現象,主要見于III~Ⅵ型。② 病變的不均一性,同一標本的不同腎小球可能呈現不同的病變。③ 病理類型可以轉變
2.腎小管、間質及小血管病變
(1)腎小管損害及萎縮、腎間質炎癥細胞浸潤、間質纖維化
(2)小血管病變可見壞死性小血管炎、血栓性微血管病。
3.LN病理活動性指標
(1)腎小球毛細血管袢節段性壞死。
(2)腎小球細胞彌漫增生,包括細胞新月體形成。
(3)腎小球內大量炎癥細胞浸潤。
(4)大量免疫復合物沉積呈“白金耳”現象。
(5)核碎裂、蘇木素小體。
(6) 微血栓形成。
(7)間質廣泛水腫及炎癥細胞浸潤。
(8)腎小血管病變。
多信息訪問:內科主治醫師考試頻道 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論壇 衛生職稱博客圈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