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級金融》: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6)


二、金融風險的管理
(一)內部控制與全面風險管理
1.內部控制及其要素
(1)內部控制的涵義
COSO于1992年發布了著名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并于1994年作出局部修訂,成為有關內部控制的權威文件。該文件將內部控制定義為:內部控制是由一個企業董事會、管理人員和其它職員實施的一個過程。其目的是為提高經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確保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促使與可適用的法律相符合提供一種合理的保證。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1997年9月頒布的《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中,將內部控制定義為: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確保一家銀行的業務能根據銀行董事會指定的政策以謹慎的方式經營。只有經過適當的審批方可進行交易;資產得到保護而負債受到控制;會計及其它記錄能提供全面、準確和及時的信息;而且管理層能夠發現、評估、管理和控制業務的風險。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04年12月25日頒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中,將內部控制定義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通過制定并實施系統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評估、控制、監測和改進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2)內部控制的要素
COSO在其《內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正式提出內部控制由五項要素構成:①控制環境。它確定了一個組織的基調,影響著整個組織內工作人員的控制意識,并且是其它內部控制要素的基礎。②風險評估。它發現和分析與實現組織目標相關的風險及其損失的程度,是整個風險管理決策的基礎。③控制活動。就是確定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政策和相關的實施程序,以確保管理層的指令、為應對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風險而采取的行動得以實施。④信息與溝通。它貫穿于內部控制的過程之中。⑤監督。通過監督,保證內部控制沿著正確的軌跡運行,如果出現偏差,予以合理校正。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1998年頒布的《銀行內部控制系統的框架》中,提出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系統包括管理監督與控制文化、風險識別與評估、控制活動與職責劃分、信息與溝通、監管活動與錯誤糾正等五項要素。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中,認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五項要素是:①內部控制環境,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政策、內部控制目標、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②風險識別與評估,包括經營管理活動風險識別與評估,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和其它要求的識別,以及內部控制方案。③內部控制措施,包括運行控制、計算機系統環境下的控制、應急準備與處置等。④監督評價與糾正,包括內部控制績效監測,違規、險情、事故處置和糾正及預防措施,內部控制體系評價,管理評審,持續改進等。⑤信息交流與反饋,包括交流與溝通、內部控制體系對文件的要求、文件控制和記錄控制。
【例題12,單選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中,認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要素是( )。
A.內部控制環境 B.風險識別與評估 C.內部控制措施
D.監督評價與糾正 E.信息交流與反饋
答案:ABCDE
環球網校2010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