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管理與法規:土地的涵義


土地的涵義
研究土地管理,首先,要了解土地的科學涵義。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綜觀古今中外,對土地涵義的表述,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土地與土壤是同義詞。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陸地部分,它是由泥土和砂石所堆成的固定場所。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陸地和水面,它是由氣候、地貌、土壤、水文、巖石、植被等構成的自然歷史綜合體,還包含人類活動的成果。
土地就是自然,土地的范圍包括地球表面的水、陸、空氣等自然物,及光、熱引力等自然力。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土地是立國的要素。一個國家的土地、人民和主權共同構成立國三要素。這里的土地是指一國領土范圍內的全部土地,包括陸地水域和領海的海域。
土地是指設置管轄權和所有權的地球陸地表層含海島和內陸水域。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可見,土地的涵義有廣義、狹義之分。不同學科的學者,從各自研究的角度,賦予土地以不同的涵義。土地管理學所研究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陸地和水面的總稱,同時,土地還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是由氣候、地貌、土壤、水文、巖石、植被等構成的自然歷史綜合體,并包含人類活動的成果。其中,氣候是指農業氣候,地貌是指地表的形態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土壤是指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水文是指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巖石是指地表巖石,植被是指地面植物覆蓋層,人類活動成果是指人類投入土地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施肥、耕作、排灌、土地平整等,與土地結為一體,不可分離的部分。土地是自然歷史綜合體,土壤、氣候、地貌、水文、巖石、植被都是土地的組成部分,它們附著于地殼,構成土地整體。在土地這個自然歷史綜合體中,土地質量和用途取決于全部構成要素的綜合影響,離開了整體,各個單獨的組成要素都不能理解為土地。正如不能將單棵樹木看成是森林一樣,也不能將單獨的土壤,或水文、或巖石……看成是土地。土地是自然資源,同時又是不動產。土地作為不動產,是土地實體與權利的有機結合,它既包括有形的土地實體,又包括寓于土地實體中的各種經濟關系和由此形成的產權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出租權、抵押權等。
·2010年土地估價師考試時間:待定
·環球網校2010新版土地估價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2010年課程由老師黑敬祥、任浩明、張守鋒聯合主講.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