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師管理與基礎復習資料(十八)


(一)地籍概念(掌握)
地籍,地是土地,籍是登記基本狀況及隸屬關系的簿冊。
地籍是指國家為一定目的,記載土地的位置、界址、權屬、數量、質量、地價和用途(地類)等基本狀況的圖冊。如同設立戶籍一樣,為了掌握有關土地狀況的資料,土地也必須建立地籍(包括地籍簿與地籍圖)。
地籍記載的內容因建立地籍的目的不同而異。地籍最早是為征稅而建立的一種田賦清冊或簿冊,其主要內容有應納課稅的土地面積、土地質量等級及土地稅額。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地籍的概念有了很大的發展,地籍成為國家管理土地、取得有關土地資料、鞏固土地制度、合理利用土地、制訂經濟計劃的重要依據。
地籍是土地的“戶籍”,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戶籍”的特點。地籍具有空間性、法律性、精確性和地籍資料的連續性等特點。地籍的空間性是由土地空間位置的固定性所決定的。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地界的變動,必然帶來土地權屬面積的增減。所以,地籍的內容不僅需要記載在地籍簿冊上,同時還應在地籍圖冊上標繪清楚,并做到圖冊與簿冊的一致性。地籍的法律性體現了地籍簿冊(含圖)的可靠性,如地籍圖上的界址點、界址線的位置和地籍簿上的權屬記載及其面積的登記等都應有法律依據,甚至有關法律憑證還是地籍的必要組成部分。地籍資料的取得,一般需要通過實地調查,并運用先進的測繪和計算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從而保證了地籍的精確性。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建設規模的擴大,土地的位置、界址、權屬、數量、質量和用途等基本狀況會經常發生變化,所以,地籍不是靜態的,必須經常更新,保持資料的記載和數據統計的連續性,否則難以反映它的現勢性。
例題:地籍具有( )等特點。
A.空間性
B.法律性
C.精確性
D.地籍資料的連續性
答案:ABCD
解析:地籍具有空間性、法律性、精確性和地籍資料的連續性等特點。
(二)地籍分類(掌握)
1、按功能分類
地籍按功能分為稅收地籍、產權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種類型。
1)稅收地籍。我國封建時代建立的地籍都是以課稅為目的的,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早期建立的地籍也是以課稅為目的的。稅收地籍主要內容包括納稅人的姓名、地址、土地面積以及為確定稅率所需的土地等級。
2)產權地籍。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地交易日益頻繁,為防止土地投機和保護土地買賣雙方的權益而建立了產權登記制度,由此稅收地籍向產權地籍發展。產權地籍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證土地交易的正常運行。為此,產權地籍必須能準確反映宗地界址線、界址點的空間位置和宗地面積,因此,產權地籍一般都要求有地籍冊及建立在科學測量方法基礎上繪制的地籍圖。
3)多用途地籍。多用途地籍又稱現代地籍,是稅收地籍和產權地籍發展的結果,其任務不只是為稅收和土地登記服務,還為科學管理、利用和保護土地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現代地籍的內容較產權地籍有很大的擴展,其表現形式不僅是地籍圖和地籍冊,而且大量應用測繪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在現代地籍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例題:地籍按功能可分為( )。(2000年土地管理基礎試題)
A.初始地籍、日常地籍
B.稅收地籍、產權地籍、多用途地籍
C.城鎮地籍、農村地籍
D.常規地籍、數字地籍
答案:B
解析:地籍按功能分為稅收地籍、產權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種類型。
2、按建立的時序分類
地籍按建立的時序分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1)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某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土地進行全面調查后建立的地籍。
2)日常地籍。日常地籍是以初始地籍為基礎,針對日常土地數量、質量、權屬、用途等狀況的變化進行修正、補充和更正的地籍。
3、按所記載的對象分類
地籍按記載的對象分為農村地籍和城鎮地籍。
1)城鎮地籍。城鎮地籍是在城鎮地籍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城鎮用地登記后建立的地籍,它以宗地作為地籍單元。
2)農村地籍。農村地籍是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基礎上建立的地籍,以自然村作為權屬單元。
4、按表現形式分類
地籍按表現形式分為常規地籍和數字地籍。
1)常規地籍。地籍最常規的形式就是地籍圖和地籍冊。以圖、表、卡、冊所表示的地籍稱為常規地籍。
2)數字地籍。由于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常規的圖、表、卡、冊都可以數字形式存貯在存貯介質中。數字地籍適應多用途、大容量存貯地籍信息資料的需求,且容易更新,它是現代地籍的發展方向。
例題:地籍按( )分為常規地籍和數字地籍。
A.功能
B.建立的時序
C.記載的對象
D.表現形式
答案:D
解析:地籍按表現形式分為常規地籍和數字地籍。
(三)地籍管理概念(掌握)
1、地籍管理的定義
地籍管理,是國家為取得有關地籍資料和為全面研究土地的權屬、自然和經濟狀況而采取的以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地籍檔案工作等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措施。地籍管理亦稱為地籍工作。
2、地籍管理的核心
地籍管理的對象是作為自然資源和生產資料的土地。在全國城鄉土地實行統一管理的條件下,國家地籍管理的對象是全國土地資源。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的地籍管理的對象是本行政區域內的全部土地。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權屬問題,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確認和變更。通過地籍管理,為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保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調解和處理土地權屬糾紛,制止侵占、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提供法律憑證。所以,土地權屬管理是地籍管理的核心。
例題:( )是地籍管理的核心。
A.土地權屬管理
B.土地行政管理
C.土地檔案管理
D.土地法制管理
答案:A
解析:土地權屬管理是地籍管理的核心。
(四)地籍管理原則(掌握)
(1)必須有國家制度體系作保障
地籍管理必須按照國家有關土地管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統一法規制度進行。所謂統一,就是統一內容、統一政策、統一準則、統一規格。如土地統計表格,它的內容、格式、項目的含義、項目的填寫都必須有統一的標準。
(2)保證地籍資料的連續性、系統性和現勢性
地籍資料的系統性、連續性和現勢性是指地籍的各種資料分門別類很有條理,各時期資料相互聯系、無中斷,且不斷得到更新。只有保持地籍資料的系統性、連續性和現勢性,地籍資料才能發揮其功能。
(3)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精確性
地籍資料涉及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權益和利害沖突,如果提供了錯誤的資料會造成土地權利人的損失,同時它又是政府提供的資料,應以政府信譽擔保,政府要對此承擔風險和責任。基于這些原因,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
(4)保證地籍資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地籍資料完整性是指地籍管理涉及的空間地域范圍應該是其管轄區全部土地。省級、縣級、縣級以下地籍資料的覆蓋面必須是省級、縣級和縣級以下鄉鎮、村范圍的全部土地。地籍資料的概括性是指地籍資料內容包含所需的全部資料。
例題:地籍管理原則包括( )等。
A.必須有國家制度體系作保障
B.保證地籍資料的連續性、非系統性和現勢性
C.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精確性
D.保證地籍資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答案:ACD
解析:保證地籍資料的連續性、系統性和現勢性。
(五)我國地籍管理的內容(掌握)
我國目前的地籍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和地籍檔案管理。
例題:我國目前的地籍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和( )。(2002年土地管理基礎試題)
A.土地分等
B.土地定級
C土地管理
D.地籍檔案管理
答案:D
解析:我國目前的地籍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和地籍檔案管理。
1、土地調查
土地調查是以查清土地的位置、數量、等級、利用和權屬狀況為主要目的而進行的調查通過調查獲得準確的土地數量、質量、利用和權屬狀況的資料,為編制國民經濟計劃和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依據。土地調查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以縣為單位,查清村和農、林、牧、漁場,居民點及其以外的獨立工礦企事業單位土地權屬界線和村以上各級行政界線,查清各類用地面積、分布和利用狀況。其內容有:
1)查清土地權屬界線和各級行政界線;
2)查清土地利用類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地類面積;
3)匯總土地總面積和各分類面積;
4)編制分幅土地權屬界線圖和縣鄉兩級土地利用現狀圖;
5)對土地利用狀況作出科學評價。
(2)地籍調查
地籍調查是以權屬調查為核心,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基本狀況,滿足土地登記需要。地籍調查包括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兩項內容。
1)權屬調查
權屬調查是對宗地權屬及其權利所及范圍的調查。它是針對土地使用者的登記申請,對申請者的宗地位置、界線、用途等進行實地核實、記錄,并經土地使用引認定,為地籍測量、權屬審核、登記發證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憑證。
2)地籍測量
地籍測量是在權屬調查基礎上運用測繪科學技術測定界址線的位置、計算面積、繪制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核發證書提供依據,為地籍管理服務。
?2009年土地估價師考試時間:9月12、13日
?環球網校2009新版土地估價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09年課程由老師黑敬祥、任浩明、張守鋒聯合主講.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