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物流資料:物流活動的空間范圍分類


物流按照物流活動的空間范圍可以劃分為:地區物流、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等。
1.地區物流
所謂地區,有不同的劃分原則:首先,按行政區域劃分,我國可以劃分為八大區: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南、華東、華中等;還可以按省區來劃分,可劃分為北京、天津等30 多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等;其次,是按經濟圈劃分,如蘇錫常經濟區等;還有按地理位置劃分的地區,如長江三角洲地區、河套地區、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地等。地區物流系統對于提高該地區企業物流活動的效率,以及保障當地居民的生活福利環境,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研究地區物流應根據地區的特點,從本地區的利益出發組織好物流活動。如某城市建設一個大型物流中心,顯然這對于當地物流效率的提高、降低物流成本、穩定物價是很有作用的。但是也會引起由于供應點集中、貨車來往頻繁、產生廢氣噪音、交通事故等消極問題。因此物流中心的建設不單是物流問題,還要從城市建設規劃、地區開發計劃出發統一考慮,妥善安排。
2.國內物流
國家或相當于國家的實體,是指擁有自己的領土、領海和領空的政治、經濟實體。它所制訂的各項計劃、法令政策都是為其自身的整體利益服務的。物流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應該納入國家的總體規劃。我國物流業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物流系統的發展必須從全局著眼,對于因為部門分割、地區分割所造成的物流障礙應該清除。在物流系統的建設投資方面也要從全局考慮,使一些大型物流項目能夠盡早建成,為經濟建設服務。
國家整體物流系統化的推進,必須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具體說有以下幾方面:
(1)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如公路、高速公路、港口、機場、鐵道的建設,以及大型物流基地的配置等。
(2)制定各種交通政策法規,例如鐵道運輸、卡車運輸、海運、空運的價格規定,以及稅收標準等。
(3)物流活動有關的各種設施、裝置、機械的標準化,這是提高全國物流系統運行效率的必經之路。為了標準化有所依據,提出"物流模數"的概念,所謂物流模數是指為了實現物流合理化、標準化,在決定物流系統各個要素尺寸時,其數量應是某個基準尺寸的倍數(小數或整數倍),這個基準尺寸稱為物流模數。物流活動中各種票據標準化、規格化也是重要的內容。
(4)物流新技術的開發、引進和物流技術專門人材的培養。
3.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之間,由于進行國際貿易而發生的商品實體從一個國家(或地區)流轉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物流活動。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物流國際化越來越突出,"物流無國界"已被人們所公認,國際物流將不斷得到發展,這就要求有相應的國際物流設施和管理經驗。國際物流比國內物流更為復雜,需要國際間的良好協作,同時也需要國內各方面的重視和參與。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