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物流師第六章商品裝卸復習重點(四)


(二)裝卸的連續性
是指兩處以上的裝卸作業要配合好。進行裝卸作業時,為了不使連續的各種作業中途停頓,而能協調地進行,整理其作業流程是很必要的。因此,進行"流程分析",對商品的流動進行分析,使經常相關的作業配合在一起,也是很必要的。如把商品裝到汽車或鐵路貨車上,或把商品送往倉庫進行保管時,應當考慮合理取卸,或出庫的方便。所以某一次的裝卸作業,某一個裝卸動作,有必要考慮下一步的裝卸而有計劃地進行。要使一系列的裝卸作業順利地進行,作業動作的順序、作業動作的組合或裝卸機械的選擇及運用是很重要的。
(三)減輕人力裝卸
就是把人的體力勞動改為機械化勞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非依靠人力不可時,盡可能不要讓搬運距離太遠。關于"減輕人力裝卸"問題,主要是在減輕體力勞動、縮短勞動時間、防止成本上升、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推進省力化、自動化。
(四)提高"搬運靈活性"
物流過程中,常須將暫時存放的物品,再次搬運。從便于經常發生的搬運作業考慮,物品的堆放方法是很重要的,這種使于移動的程度,被稱之為"搬運靈活性".衡量商品堆存形態的"搬運靈活性",用靈活性指數表示。一般將靈活性指數分為五個等級,即:散堆于地面上為o級;裝入箱內為1級;裝在貨盤或墊板上為2級;裝在車臺上為3級;裝在輸送帶上為4級。
(五)把商品整理為一定單位
就是把商品匯集成一定單位數量,然后再進行裝卸,即可避免損壞、消耗、丟失、又容易查點數量,而且最大的優點在于使裝卸、搬運的單位加大,使機械裝卸成為可能,以及使裝卸、搬運的靈活性好等。這種方式是把商品裝在托盤、集裝箱和搬運器具中原封不動地裝卸、搬運,進行輸送、保管。
(六)從物流整體的角度去考慮
在整個物流過程中,要從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與裝卸的關系來考慮。裝卸要適合運輸、儲存保管的規模,即裝卸要起著支持并提高運輸、儲存保管能力、效率的作用,而不是起阻礙的作用。對于商品的包裝來說也是一樣的,過去是以裝卸為前提進行的"包裝,要運進許多不必要的包裝材料,現在采用集合包裝,不僅可以減少包裝材料,同時也省去了許多徒勞的運輸。
第二節 改善裝卸作業的途徑
一、裝卸的機械化
實現裝卸作業的機械化,是裝卸作業的重要途徑。過去的裝卸作業主要是依靠人力手搬肩扛,勞動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裝卸效率和裝卸能力的提高,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流通量的擴大,單純依靠人工裝卸,已無法滿足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