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執業醫師的職業道德與醫學倫理學


(一)職業道德
1.職業道德的定義: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長期職業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
2.職業道德的特征:
(1)穩定性與繼承性:任何一種職業道德都是在繼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多樣性與適用性: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規范,有多少種職業,就有多少種職業道德。
(3)針對性與特殊性:不同的職業有不同道德要求,任何一種職業道德都只是針對本行業起作用,對不屬于本職業的人或本職業人員在該職業之外的行為活動往往起不到調節和約束作用。
(4)職業化與成熟化: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中間,即表現在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品質的進一步發展,標志著個體的道德品質已走向成熟階段。
3.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
(1)調節職業活動中的人與人的關系
(2)維護職業活動中各方的利益
(3)使人們認識自己對社會對他人的道德責任及道德關系
(4)教育、激勵人們,使人們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二)醫學道德
1.醫學道德的定義:是指醫務人員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素質、職業習慣和傳統,是用來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之間、醫務人員之間,醫務人員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
2.醫學道德的特點
(1)醫德具有鮮明的全人類性
(2)醫德具有人道性
(3)醫德具有自主性
三)醫學倫理學
1.醫學倫理學
醫學倫理學的含義:一般認為,醫學倫理學是一般倫理學原理在醫療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即運用一般倫理學的道德原則來解決醫療實踐和醫學科學發展中人們相互之間、醫學團體與社會之間關系而形成的一門科學。因此,它是醫學與倫理學相交叉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屬于應用規范倫理學的范疇。
2.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醫學倫理學是以醫學領域中的道德現象(即醫學道德意識現象、醫學道德活動現象和醫學道德規范現象)和道德關系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而道德現象又是道德關系的反映。因此,醫學倫理學又是研究醫學道德關系的一門學科。具體地說,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
(1)醫務人員與患者(包括患者的家屬)之間的關系
(2)醫務人員相互之間的關系、醫務人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3)醫務人員與醫學科學發展之間的關系
3.醫學倫理學的研究范圍和內容:
(1)醫學道德的基本理論
(2)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
(3)醫學道德的基本實踐
(4)醫學道德的難題。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