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物流師中級考試復習資料(三)


18.選擇托盤最佳尺寸時,需從六個方面來考慮:(P43)
(1) 裝載效率:根據每種商品的形態、尺寸,研究用怎樣的托盤尺寸(平面尺寸、高度)效率最高;
(2) 入出庫的批數:入庫(包括生產批數)及出庫批數、大小;
(3) 運輸條件:從工廠來卡車及配送車輛的裝載運輸效率;
(4) 防止商品倒坍的措施;
(5) 操作條件:如根據配貨等作業的要求,高度和大小的限制;
(6) 已有托盤的尺寸和數量,研究如何有效利用。
19.配送中心的規劃方法:(P43)
以橫軸A、B、C、D四組分類,依次可將他們定義為:
A組:品種最少、發貨量最多的商品
B組:品種少、發貨量多的商品
C組:品種較多、發貨量較少的商品
D組:品種多、發貨量少的商品
按具體行業來研究,考慮其儲存方式,可得到如下答案,括號內是儲存方式。
A:(裝載在托盤上),如啤酒公司,品種1―5種
B:(放在托盤式貨架上),如制藥公司,品種5―30種
C:(放在重力式貨架上),如藥品批發公司,品種30―100種
D:(放在貨架上,以箱為單位),如化妝品批發公司,品種100種以上
決定配送中心倉庫要求的原則是,A類商品的備齊率為100%,B類商品為95%,C類商品為90%
20.總體設計:(P69)
(一) 總體規模的確定
(1) 預測物流量
(2) 規范服務和經驗
(3) 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關性分析
(4) 確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積
(二) 選址原則
(三) 配送中心基地內的車流的布置
熟悉:
1.物流系統的作用機制:(P4)
(1) 結構和功能相統一
(2) 競爭與協同
2.物流節點的選址:(P11)
(1) 影響物流節點選址的因素
《1》 自然環境因素
氣象條件、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地形條件
《2》 經營環境因素
經營環境、商品特性、物流費用、服務水平
《3》 基礎設施狀況
交通條件、公共設施狀況
《4》 其他因素
國土資源利用、環境保護要求、周邊狀況
(2) 物流節點的選址原則
經濟發展中心地區或城市
各種交通方式重疊和交匯地區
物流資源較優地區
土地開發資源較好地區
支持產業發展需要
符合區域物流特點
有利于整個物流網絡的優化
有利于各類節點的合理分工、協調配合
地區管理和人才資源較好地區
(3) 物流節點選址的程序和步驟
第一步,選址約束條件分析
第二步,收集整理資料
第三步,地址篩選
第四步,定量分析
第五步,結果評價
第六步,檢驗
(4) 物流節點的選址模型
單一節點的選址模型
復合節點的選址模型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