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土地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備考資料 > 基礎與法規: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

基礎與法規: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

更新時間:2009-10-19 23: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第十二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發包。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的,不得改變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權。

  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由使用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發包。

  第十三條發包方享有下列權利:

  (一)發包本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依法由本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

  (二)監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

  (三)制止承包方損害承包地和農業資源的行為;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四條發包方承擔下列義務:

  (一)維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非法變更、解除承包合同;

  (二)尊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三)依照承包合同約定為承包方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

  (四)執行縣、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五條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第十六條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

  (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七條承包方承擔下列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例題(判斷):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的,可以改變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權。( )。

  答案:X

  解析: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的,不得改變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權。

更多土地估價師信息請關注: 土地估價師頻道   土地估價師論壇

?2009年土地估價師考試時間:9月19、20日
?
環球網校2009新版土地估價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現在報名09年土地估價師老師輔導,可獲贈08,07年課程!
?《2008年全國土地估價師資格考試大綱》解讀

?09年課程由老師黑敬祥、任浩明、張守鋒聯合主講.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土地估價師資格查詢

土地估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土地估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