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監理師綜臺考試命題預測試卷及答案


試題一
某單位擬建三個結構形式與規模完全相同的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主要包括:挖基槽、澆筑混凝土基礎、橋板與橋面板吊裝。根據施工工藝要求,澆筑混凝土基礎一個月后才能進行橋板與橋面板吊裝。各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見表1所示。組織四個專業工作隊和增加相應專業工作隊的流水施工進度計劃。
表1
施工過程 |
流水節拍(月) |
施工過程 |
流水節拍(月) |
挖基槽 |
2 |
吊裝 |
6 |
澆基礎 |
4 |
防水 |
2 |
【問題】
1.繪制組織四個專業工作隊的流水施工進度計劃,并計算工期。
2.繪制增加相應專業工作隊的流水施工進度計劃,并計算工期。
試題二
某橋梁工程,承包商在橋梁基礎上施工的具體方法如下:
(1)基坑開挖采用混凝土加固坑壁進行施工。
(2)對圍堰的施工采用雙壁鋼圍堰施工。
(3)基坑排水施工采用帷幕法,并詳細制訂了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
(4)地基加固時,采用鋼筋混凝土短樁將基礎范圍內的地基土擠密,使地基土與樁體形成復合地基,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問題】
1.明挖基礎施工的方法除混凝土加固坑壁開挖方法外,還有哪些方法?
2.對圍堰的一般規定涉及哪些內容?
3.除雙壁鋼圍堰施工方法外,圍堰的施工方法還有哪些?雙壁鋼圍堰施工的工序有
哪些?
4.采用帷幕法對基坑排水施工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5.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哪些?
更多信息請訪問:公路監理師頻道 公路監理師論壇
?09年公路監理考試輔導由申玉辰、王志義、賈彥芳、董軍兆老師聯合主講
?2009年公路監理工程師考試網上遠程輔導招生簡章!
?老師輔導每天24小時不限時間隨時反復學習!
?09年公路監理師將全部采用視頻教學.
試題三
某道路工程,建設單位甲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本工程由乙承包商為中標單位,雙方簽訂了工程總承包合同。由于乙承包商不具有勘察、設計能力,經甲建設單位同意,乙分別與丙建筑設計院和丁建筑工程公司簽訂了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勘察設計合同約定由丙對甲的辦公樓及附屬公共設施提供設計服務,并按勘察設計合同的約定交付有關的設計文件和資料。施工合同約定由丁根據丙提供的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工程竣工時根據國家有關驗收規定及設計圖紙進行質量驗收。合同簽訂后,丙按時將設計文件和有關資料交付給丁,丁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工程竣工后,甲會同有關質量監督部門對工程進行驗收,發現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經調查這是由于設計不符合規范所致。原來丙未對現場進行仔細勘察即自行進行設計,導致設計不合理,給甲帶來了巨大損失。丙以與甲方沒有合同關系為由拒絕承擔責任,乙又以自己不是設計人為由推卸責任,甲遂以丙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
1.本案例中,甲與乙、乙與丙、乙與丁分別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請分別說明理由。
2.甲以丙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是否妥當?為什么?
3.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責任應如何劃分?
4.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或違法分包應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試題四
某公路工程進行招投標,業主成立了招標工作組,負責對招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并處理各方面的關系,接著確定招標方式、合同形式和合同段后,據此制定工作計劃。業主委托招標代理機構編寫了招標公告,并在指定的媒介發布。接著招標代理機構編制了招標文件,并進行發售。招標文件發售結束后,向購買招標文件的投標人進行資格預審。
【問題】
1.以上材料中有哪些不妥之處?請指出來并改正。
2.招標公告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3.對潛在投標人資格審查時應側重哪些方面?
試題五
某高速公路B合同段為橋梁工程,業主與H監理公司簽訂了監理合同,與D公司簽訂了施工合同。監理工程師在進行監理工作過程中發現以下問題:
(1)D公司考慮工期緊,將30根混凝土灌注樁(約占總樁數1/5)分包給F公司,而F公司未經審查批準,其設備已進入現場準備施工。
(2)在鋼筋骨架焊接的旁站過程中,監理工程師發現焊工將設計圖紙應為E5001焊條焊接的主筋改用E4303焊條焊接。
【問題】
監理工程師對上述問題應如何處理?
試題一
1.四個專業隊完成該工程的流水施工進度計劃,如圖1所示。
根據取大差法求得:K1,2= 2,K2,3=4,K3,4=14
確定流水工期:T=(2+4+14)+2×3+1=27(月)
|
施工進度(月) | |||||||||||||
施工過程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挖基槽 |
|
|
|
|
|
|
|
|
|
|
|
|
|
|
|
|
| ||||||||||||
澆基礎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吊裝 |
|
|
|
|
|
|
|
|
|
|
最新資訊
公路監理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