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經濟師中級財稅預習:財政支出理論(11)


三,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的方法
各種方法適用領域: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對于那些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支出項目(如基本建設投資支出),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對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國防支出),采用“最低費用”分析法;
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但其經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交通、教育等支出),則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來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1、“成本—效益”分析法。
(1)基本原理:根據國家所確定的建設目標,提出實現該目標的各種方案,對這些可供選擇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預期成本和全部預期效益,通過計算成本-效益比率,來比較不同項目或方案的效益,選擇最優的支出方案,據此支撥和使用財政資金。
(2)適用領域:財政支出中有關投資性支出項目的分析。
(3)分析難點:在于直接成本與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與效益的測算上。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慮以下幾方面的成本、效益狀況:
(1)實際成本、效益與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與間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與無形成本、效益;
(4)內部成本、效益與外部成本、效益;
(5)中間成本、效益與最終成本、效益等因素。
方法評價:成本—效益分析法對于選擇最優支出方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非常有益。但由于分析過程的復雜性、多面性,該方法的實際運用難度較大,它對政府財政部門以及預算資金使用單位工作人員的素質、技術裝備水平均提出了較嚴格的要求。
2、最低費用選擇法。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低費用選擇法源于美國,是對“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補充。
含義:最低費用選擇法,是指對每個備選的財政支出方案進行經濟分析時,只計算備選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貨幣計算備選方案支出的社會效益,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的標準。換言之,就是選擇那些使用最少的費用就可以達到財政支出目的的方案。
適用領域:主要適用于軍事、政治、文化、衛生等支出項目。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