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嘗試政策招標 醞釀做大民辦非企業單位


11月13日,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公開對外招標“促進民辦非企業單位全面發展的政策體系設計研究”相關課題。
該課題項目要完成《促進民辦非企業單位全面發展的政策體系設計與能力建設報告》、《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等研究目標。并將成為起草《關于鼓勵興辦民辦非企業單位促進民辦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理論依據。
該項目于今年年底開始啟動,最晚2012年完成。
“社會組織的主體是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三類組織,也通稱為非政府組織。”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分析,所謂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民辦學校、民辦醫院、民辦社會福利機構、民辦博物館等,但要滿足“非營利”性要求,也就是民辦的“事業單位”。
醞釀民辦“事業單位”
此次國家發改委課題項目要求申報者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現狀做出判斷,重點分析影響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的內部因素(資金、運營、規模、管理)和外部因素(登記管理體制、扶持政策、監督機制及其他社會經濟文化影響因素)。
“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民辦非企業單位全面發展的政策框架和具體措施建議。”發改委社會司招標文函顯示。
為了完成上述研究目標,國家發改委要求申報者要分別對民辦非企業單位機構進行書面調查問卷,并求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訪談。此外,國家發改委還要課題申報者必須對國外公共服務類非營利組織發展經驗,進行研究。
該項目從研究到政策出臺落實,還需要經過試點論證和評估。在相關試點達成階段性目標后,課題組老師們可以通過實地考察、文件調研和約談等形式,獲得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經驗性認識,形成關于政策可行性、有效性的基本判斷。
擴大“公共品提供”力量
社會組織與政府、企業共同構成當代社會的三大支柱。而中國社會組織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
據民政部數據,截至2008年底,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已經超過41.37萬個,其中社會團體22.97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8.24萬個,基金會1597個。在各級民政部門備案的城鄉社區社會組織有20萬個。
對于實際社會組織數量,學者們認為更多。清華大學民間組織研究所估計在200萬至270萬之間,中央編譯局俞可平教授估計為300萬個左右。
“還有許多未登記和備案的基層社會組織,如基層計生協會、老年人協會等。”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孫偉林撰文表示,這類組織約100萬個。
中國對社會組織實施的是登記管理機關與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一是登記“門檻”過高,大量社會需要的組織找不到業務主管單位而無法登記;二是政社不分,社會組織行政色彩嚴重。
在上述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未改變的情況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發展也走向了另一種思路。
鄧國勝分析,在有限的財政和政府資源下,完全靠“事業單位”來壟斷公共品服務是不現實的。同時事業單位改革步履緩慢,究其原因是沒有引入社會力量,難以對公立事業單位產生競爭壓力。
“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仍面臨著許多現實困難,其在推動改善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也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國家發改委社會司課題招標文函中稱。
鄧國勝分析,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發展,政府招標采購、減免稅收、登記注冊等多方面存在體制障礙和法規不健全現象。
對此,孫偉林撰文中建議,鼓勵社會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領域興辦民辦非企業單位。探索改進雙重管理體制,促進管理體制逐步由重入口登記向準入和日常管理并重轉變。
最新資訊
- 招標師備受重視之因素2018-10-26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市場經濟的概念和特點2018-09-18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按競爭方式劃分的市場2018-09-18
- 國家財政部令第87號: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2018-08-21
- 老師談:怎樣做一個完美的招標師從業者2018-08-03
- 述說注冊招標師具體做什么?2018-06-27
- 招標師和二級建造師哪個更難考?含金量?2018-06-12
- 招標師一些必須知道的常識2018-06-07
- 招標師如何寫招標方案?2018-06-04
- 如何正確對待招標師職業資格取消風波?2016-07-12